11个越占岛礁位置(图源: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2023年7月,菲律宾《马尼拉时报》曾报道,越南政府共制定了34个强化岛礁设施及武备的项目,计划在毕生礁、无乜礁和柏礁等地物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填海造陆,并修建"隐蔽工事、指挥工事、火力工事、武器储存工事、交通壕系统、战壕和相关战术设施"。
有报道称,种种迹象表明,越南正试图将这些侵占的南沙岛礁连成面、形成线,成为完整的作战体系,增强其在南海的前沿军事存在,对其他各方构成威慑和优势。
中越有"共识存量",也有分歧
具体到中越关系,双方在处理海上分歧方面并不缺少"共识存量"。新华社此前发布的《中国将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实践》智库报告中指出,中国与越南通过谈判完成北部湾划界,与相关声索国就在主张重叠海域开展共同开发合作多次进行协商,并达成过协议。
2000年12月25日,中国与越南在北京签署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定协定,以及两国在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两个协定于2004年正式生效至今。多年来,中越在北部湾海域海上合作和共同开发均以此为基础,中越共同开发工作组磋商机制运行正常。
今年4月,中越发表联合声明,专章提到海上合作,强调"发挥北部湾海域联合巡逻机制作用",并明确要深化两国海警、海军等务实合作机制。
刘畅指出,中方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是一贯的、坚定的。中方坚持通过谈判协商方式处理同周边海上邻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抵制以谋求霸权为目的的"横行自由",坚决反对损害沿岸国安全的抵近侦察、武力威胁。
"越方此举不利于维护南海局势的和平稳定,为南海问题和当前亚太区域形势带来更多更复杂因素。"
"中方一贯主张,在划界问题最终解决前,各方应管控好海上局势,不要加剧海上矛盾和争议。中越之间也多次达成管控争端的共识,越方应遵守相关共识,与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区域稳定。"刘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