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打造的少林寺商业帝国:申请商标超700个,4.5亿元拿地进军房地产

2025-07-28 09:19  头条

7月27日晚,少林寺管理处发布通报: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这则晚上8时默默发布的通报,却惊起网络巨浪,意味着这两天网络疯传的释永信事件正式实锤了!

21岁的少林寺当家人

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年9月6日出生,安徽颍上人。

1981年,前往嵩山少林寺出家,并拜方丈行正长老为师。

1987年,其师父行正方丈圆寂,释永信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而此时,他才21岁!

也就是说,不满22岁的释永信,在当年已经成了少林寺的实际主持人了。

极具商业头脑的僧人CEO

不得不说,释永信是个极具商业头脑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少林寺成立了慈善福利基金会,创办了《禅露》杂志,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随后少林寺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业务横跨文化、餐饮、药品、服饰等多个领域,注册多个公司和商标,直至走向世界。

而释永信本人,也成了一个名扬海内外的CEO。

200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曾发行了一册书:《少林CEO释永信》。

但是有意思的是,释永信在诸多场合曾拜托媒体"请不要叫他CEO"。

茶+禅,能卖2000万!

在少林寺商业版图中,有一家名为"郑州嵩山少林寺茶业有限公司"的企业。

该茶业公司由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47.5万元持股95%,钱大梁出资2.5万元持股5%,法人为钱大梁,其公开可检索到的身份为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系实际控股80%的释永信。

因此,释永信才是郑州嵩山少林寺茶业有限公司幕后真正的CEO。

早在十年前,少林禅茶在河南当地每年便已经有了超过两千万元的市场销量!

少林禅茶,是修行?还是资本异化?

其实,关于少林寺做茶,早有端倪。

在2010年初,释永信就曾对当时某杂志一记者说过他的看法:

"少林寺现在不产茶,没有太多喝茶的习惯,我提倡搞一点禅茶。通过禅茶来树立少林寺的一种文化形象,通过喝茶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品位。自己搞搞茶叶,进行文化交流,通过喝茶,让大家知道,喝茶也是一种修行。"

然而事实上,少林禅茶给少林寺带来多少禅意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每年因茶而流入少林寺金钱数以千万计,晃得世人眼花缭乱。

2006年,少林寺曾监制普洱茶1万饼,在当年一次禅茶义卖拍卖会上,4饼400克装普洱茶,拍得了3万元价格。

2014年6月,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炳基曾前往少林寺拜访释永信,与"少林禅茶"达成战略合作。

在少林禅茶的官方网站,一款"少林禅茶-白盒"普洱生茶,售价高达1000元,包装盒印有释永信笔签写的"以茶修禅"、"禅茶一味"字样。

而另一款生普•藏,售价更是高达2000元一饼。

违背戒律,更在毁坏少林内核

原始佛经明确记载着,规定佛教徒是要捉"金钱戒"的。

但是,清净的茶+戒钱的禅,却给少林寺带来了海量的财富!

这种披着"积累功德"的商业行为,与佛教宣传的清净庄严的根本宗旨,实在是背道而驰!

当少林禅茶的产品开始强调收藏价值、攀比定价、为庙敛财时,原本朴素的茶道精神,便已被异化为资本运作的载体了。

少林寺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价值在于禅武文化的精神内核。

当"少林"二字成为商业背书,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已然导致了这个文化符号的空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