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签署《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冯德莱恩主动对华示好是否诚心合作(3)

2025-07-28 15:45  头条

欧盟(资料图)

欧盟困在"靠美国保安全,靠中国保增长"的战略夹缝中,进退维谷。

中欧关系的复杂性在冯德莱恩访华期间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欧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欧盟却在气候合作推进的同时,顽固地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这种"既要又要"的矛盾心态,恰恰凸显了欧盟的战略困境。它梦想着成为独立一极,却缺乏与之匹配的资源与决心;它渴望摆脱对华依赖,又被中国市场的活力与供应链效率深深吸引。冯德莱恩的北京之行如同一个隐喻:当欧盟领导人低头签署合作文件时,内心仍在为贸易逆差的数字纠结。这种战略摇摆,正将欧洲推向更逼仄的夹缝--既无法摆脱美国的安全依赖,又难以割舍中国的经济红利。

冯德莱恩的北京变奏曲尚未终章。气候联合声明墨迹未干,930亿关税战的倒计时仍在滴答作响。欧盟的困境远非一次峰会所能化解:想靠美国保安全,又需中国稳增长,这种撕裂感正将布鲁塞尔拖入更深的战略泥潭。

欧盟(资料图)

当全球前两大经济体角力升级,欧盟的"战略自主"梦想遭遇严酷压力测试。冯德莱恩的示好或许能暂缓紧张,但真正的考验在于:欧洲能否摆脱"今天握手、明天翻脸"的短视循环?贸易账簿上的数字可以谈判,可经济结构转型的痛楚却无人能代偿。

中欧关系50年风雨路证明,合作从来不是零和博弈。气候声明中"使各国都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绿色技术"的承诺,恰似一把钥匙--若欧盟能放下身段正视自身产业瓶颈,而非苛责中国效率优势,或许能在中美博弈的缝隙中,拓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