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送王船
(列入年份 2020年)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禳灾祈安仪式。在闽南,大多每三或四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在马六甲,则多在农历闰年于旱季择吉日举行。
35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列入年份 2022年)
饮茶和品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项)
01 羌年
(列入年份 2009年)
羌年是中国四川省羌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繁荣。
02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列入年份 2009年)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作为黎族文化的载体,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是黎族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03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列入年份 2009年)
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
04 麦西热甫
(列入年份 2010年)
麦西热甫是维吾尔族人民文化传统的最为重要的承载者。完整的麦西热甫活动包括一系列丰富的习俗和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民间艺术、杂技、口头文学、饮食及游戏。
05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列入年份 2010年)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发展于中国南方的福建省,它使具备水密隔舱的海轮建造成为可能。如果航行途中一两个船舱偶然受损,海水不会涌进其他船舱,而船也会继续漂浮。
06 中国活字印刷术
(列入年份 2010年)
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技术之一,浙江瑞安保持了这门技术,那里依然使用这种技术编印谱牒。
07 赫哲族伊玛堪
(列入年份 2011年)
伊玛堪是中国东北部赫哲族人民世界观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玛堪用赫哲语叙述,采用诗歌和散文的形式,由许多独立曲目组成,描述部落联盟与战争,包括赫哲族英雄战胜恶魔和入侵者的故事。
优秀实践名册
(1项)
01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列入年份 2012年)
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自公元十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其表演技法精湛、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丰富、偶像造型艺术精美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