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一天一只镯子的价格就相差近千元”!实探黄金暴涨下深圳水贝的生存困局(2)

2025-04-11 16:55  华夏时报

这些黄金贴片最轻的标注克重只有0.01克,也就是1毫克,售价从最低9.9元到上百元不等。其中一处柜台售卖的2毫克金片,一张售价为15元。若仅计算材料成本和售价的差额,按照10日的水贝金价每克750元,再叠加10元的工费计算,每卖出一张金片,可赚取的利润约为13.48元。

一位售卖黄金贴片的商户对《华夏时报》记者说:"现在都说一杯奶茶钱嘛,花一杯奶茶钱就可以买件黄金,单件价格低,大家买起来没有负担,意头也好,比大克重的首饰好卖。"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有商户并不招揽顾客,而是专心致志进行线上直播,在一片嘈杂声中,隔几个柜台就可以看见有商户架起的手机,向直播间的观众大声介绍各样黄金饰品,"家人们入手不亏!单量不多了,一口价268元啊268啊!"而记者进入该间直播间发现,主播推荐的该款葫芦黄金小金珠上架仅5秒就被抢光。

水贝黄金的"价格战"

撤掉大克重金饰,转做更好卖的小克重贴片、卖一口价商品、做直播,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以往水贝传统的售卖模式已经不可行了。

"竞争压力大了,太卷了。"看着直播的同行,商户李老板对记者说,"水贝金价是统一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工费。水贝也没有品牌可言,若比款式,要出得比别人快,而且某个款火了之后别家也出,你就没有优势了。所以为了吸客只能压工费,工费被压,利润就被摊薄了。我也想过做线上直播,但人力费、运营费,加上还要做活动让利引流等等的费用,算下来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且一旦做了就不能停。"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部分顾客都会与商户讲价。"金价是统一的,但工费都是可以谈的。25元的工费可以讲到20元,如果买的克数多,能让步的空间更大。你不在意款式的话,选素金镯子之类的,那种工费便宜,也能讲价,8块10块都有。"现场有消费者向记者传授经验。

对此,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水贝其实是行业转型期的缩影,其核心瓶颈并非单一因素,而是技术、资金、合规成本与市场集中度提升的综合作用。首先,高金价抑制了消费需求,价格战压缩了利润空间,导致黄金首饰消费明显承压。传统品牌如周大福、老凤祥营收下滑,而水贝商户为争夺客源推出"工费折扣""克减优惠",工费从每克30元降至10元以下,毛利率从15%压缩至5%以下。此外,年轻消费者转向"仿金"产品,电商平台"仿真金包银"饰品因价格优势也分流了部分客源。

"一件也是批发价"或成历史

除了忧心"生意难做",另一件盘旋在商户们心中的大事,就是今年3月开始,各商场发出的"提醒商家们依法纳税"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金银及相关合金、镶嵌首饰,包括钻石饰品,零售环节征收5%消费税。

而批发环节一般不征收消费税,所以有水贝商家以批发的名义从事零售,将金饰卖给"散客",仅收取"金价+工费"。突出的价格优势,让"一件也是批发价"成为水贝标签。

记者走访时也发现,有商户并不为客户提供发票,而是开一张手写或电脑打印的收据。"水贝不成文的规矩,都是开收据的,没有发票。但顾客要求的话也会给开。"一家商户售货员对记者解释道。

水贝另一家商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5%的消费税已经执行了,近期我们有向商户下发提醒他们依法开具发票、纳税的通知文件。"

对此有商户透露:"监管肯定是越来越严了。如果收税,对我们这批走水贝模式的商家来说,就意味着每克黄金需要向顾客再收取大约35元的费用。金价越涨,收得越多。"

但也有商户认为:"合法合规总是好的,即便增加消费税,水贝价格也仍有优势。能留下来的肯定是认真做产品的,从打'价格战',转向做'好品质',在工艺上下功夫。"

宋向清指出,市场监管趋严是行业规范化的必经之路,其长期意义与商户的短期阵痛并存。监管趋严有利于提升行业信任度,通过打击"纯度虚标""镀金虚假宣传"等行为,有助于恢复消费者对黄金市场的信心。监管趋严也有利于促进行业整合,由于合规成本上升,加速淘汰中小商户,必然推动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

同时他也建议,商户在合规成本上升和利润压缩之间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策略非常重要。对于大多数商户来讲,学会做合规成本的"加减法"是生存第一课。要加大优化供应链力度,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合规成本。同时,通过产品创新,开发"古法金""5G黄金"等工艺产品。此外,可以提供"黄金回收+置换"服务,通过赚取差价弥补销售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