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量多少与寿命有关?调查发现:吃饭少的人,寿命或不长?真的吗

2024-12-05 11:06  头条

老话说:能吃是福。刘奶奶今年75岁了,平时的爱好就是吃,想着每顿都得吃好,营养才能跟上,慢慢地身材也肥胖起来。

家人看着张奶奶血糖血脂指数一直在涨,劝着张奶奶要克制一下。但张奶奶却不以为然,还说吃也吃不了多少个钱,让他们别心疼钱。面对这句话,家人们也只能放弃劝说。

那真的多吃就是好的吗?看看研究怎么说?

一、研究发现:饭量减少1/3,寿命延长35%

吃饭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事情,通过饮食摄入食物可让身体补充营养,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健康。但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有些人吃得多、有些人则吃得少,这两种情况哪种更健康呢?

2022年5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在4年时间里观察分析了几百只小鼠,分别将小鼠分成2组,一组小鼠保持正常饮食,另外一组则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减少30~40%的卡路里摄入,相当于七分饱。

结果发现,不限制饮食的小鼠预期寿命为792天,限制饮食的则为875天,仅仅只需要少吃就能让小鼠的预期寿命延长10.5%。除了少吃外,在适当的时候进食,还能进一步延长预期寿命。研究人员发现,在小鼠新陈代谢活跃的时候喂食,可让预期寿命增加35%。

有人会说上面的是动物实验,得到的结果不能作数。但其实真人试验也验证了这个说法,少吃的人身体更健康。

2022年,《科学》上发表了一项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对218名年龄21-50岁的健康人进行了调查,要求受试者每日减少14%的热量摄入,大约是8分饱的状态,并持续2年的时间。

在12个月、24个月时,对受试者的血液、脂肪样本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八分饱可显著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减轻体重,对健康寿命带来很大获益。

二、少吃≠吃很少,七分饱刚刚好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适量并不代表节食,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注重营养均衡,而不是单纯地减少食量。

很多人说饭量少的人更容易获得长寿,其实这个说法并不严谨。可影响长寿的因素有很多,饭量只是其中的一个,且个体之间对饭量的理解也不一样。我们能做的是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去调整适合自己的饭量,保持每顿饭吃到7~8分饱。

该说法是经过研究认证的!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限制饮食组可改善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让体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起到提高寿命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表示,七分饱是指胃里没有觉得满,但对于食物的热情已经下降,进食的速度会慢许多。此时把食物撤走,不会觉得特别渴求;而八分饱则是胃里感觉满了,但是还能再吃几口,在这种状态下要及时撤离餐桌,避免自己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