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2010年后多次进行反导测试并取得成功,但实战中能否面对大规模导弹攻击依然存疑。
其次,为了有效拦截敌方核弹,中国需依赖于强大的天基预警系统。目前,中国已部署多个军事卫星,能够对全球范围内的弹道导弹发射进行实时监控。然而,这种天基预警系统的覆盖面和反应速度,尚不足以应对200枚核弹的同时袭击。
此外,预警系统的反应时间极其有限,一旦核导弹发射,中国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启动拦截程序,这对于现有技术体系来说仍是一大挑战。
在末段反导方面,中国的红旗-9导弹系统具备类似于俄罗斯S-300和美国"爱国者"防御系统的能力,能够在导弹再入大气层时进行终端拦截。
然而,末段拦截需依赖极高的精度,面对200枚核弹的同时来袭,即使防御系统能成功拦截其中部分导弹,仍然难以避免大规模毁灭性打击的发生。
在讨论反导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核打击的战略平衡。核威慑,不仅依赖于防御系统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双方在核武库、战略决策和反应能力方面的均衡。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核平衡不仅是单纯的拦截能力问题,更涉及到双方的核威慑体系。
冷战时期,核大国之间的相互威慑原则是"相互确保毁灭"。这一原则意味着,任何一方发动的核攻击都会遭到对方足够强大的报复,从而导致双方的毁灭。因此,核武库的数量和打击能力是核威慑的关键。
尽管,中国的核武库数量远少于美国,但中国通过"第二次核打击"能力来维持战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