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元一针的高潮针是擦边球还是智商税

2025-04-28 09:25  头条

这两天突然一条热搜冲上了热点。

据某些自媒体报道,五一各地预约"高潮针"的女性,已经爆满。

有些自媒体还煞有其事配了一群女性排队打针的图片。

这个针据说一针接近一万块,通过各种普通人看不懂的名词,让女性的隐私部位二次发育,达到更容易获得满足的效果。

通过各种引流,找到足够傻的受众,然后赚一波这些智商上不算太高的人的钱,这种操作手法不算稀奇。

尤其在女性的美容保健领域,更是毫无新意可言。

从小时候各种电视购物一针就能变大,到现在各种广告一针就可以得到"幸福",商家利用的,无非是用户想要获得的便利性。

10年前,晚上饿了,即便你在市中心,想要吃东西,提供外卖服务的店家也就那么几家。而今天呢?只要愿意掏钱,从火锅到烧烤,海鲜粥到汉堡,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送到。

随着美团的小象超市和京东秒送服务越来越成熟,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

去年夏天有一天上班途中下暴雨,把我淋湿在路上,到公司浑身湿透了也没有衣服,于是赶紧在美团找了下,在迪卡侬从头到脚买了一身,40分钟送到了。

生活中这么便利是好事吗?

其实不见得。

我回顾自己的网购记录,往往在深夜的时候,更容易买一些自己用不上的东西,健身器材,没什么用的投影仪,电池充电线等等。

在深夜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往往钱就不经意间花了出去。

尤其之前在宿舍的时候,一群人只要有一两个想要点外卖,那么各个都想吃点东西,鸭脖鸡翅,啤酒饮料,应有尽有。

便利性的另一面,永远是利益。

商家们不惜一切代价,让各种商品触手可得,就是利用了消费者想要满足的心理。

买了这个衣服,你在春风里拍的照片就会更好看;买了这台手机,你的朋友们就会惊叹于这台手机的性能与你的品味,买了这台车,就代表你的人生彻底成功;在江边买套房子,就是给家人一生的保障。

人生满打满算,不过3万天。

这3万天当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找一个东西,能让我们彻底满足。

就像上紧的发条一样,下一个视频更好看,下一本书更有哲理,下一份工作更轻松,下一个对象更优秀。

警惕的不仅仅是商家的营销手段,警惕的应该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茫然。

匆匆忙忙,回头看去,几十年已经过去了。

过去几十年里看的故事,谈的对象,买的手机,都不能让你满足,凭什么接下来你就可以用一针满足自己?

人们往往低估了科技的力量,比如你现在在网上就可以搜到牛津、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北大的课程,这些课程,真实的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人们又往往高估了科技的力量,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似乎买一个苹果手机,打一针自己根本不明白的针,就可以彻底改变自己。

在混乱中,精明的商家们在监管到来之前,赚饱离场。

花完钱而没有得到满足的人们,匆匆忙忙寻找下一个让自己彻底满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