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美联合声明中的内容,中方需要做的第二点为,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也就是说,美国试图以关税让步,换取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管制。尽管联合声明未直接提及稀土出口,但美方在谈判中多次提出以关税换稀土松绑的需求。媒体指出,随着中国管制7种中重型稀土的出口,美国进口一些稀土的成本,暴涨近3倍,数量还出现了下跌,形成"量减价升"的态势。
中国在稀土市场拥有绝对的主导力,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约60%的稀土都在中国开采,近90%的稀土都在中国精炼加工,然后运往全世界。
其中当然也包括美国。《纽约时报》4月16日指出,在美国地质调查局列出的50种关键矿物中,美国超过一半的关键矿物都来自于中国,其中就包括17种稀土元素。这些稀土元素中许多都具有耐热的化学特性,常被用于制造高质量的磁铁、玻璃、灯具和电池等产品,甚至还是F-35战斗机、潜艇、导弹、雷达系统等军事设备的关键原料。
稀土(资料图)
中美贸易联合声明发表的当天,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美媒记者提问,鉴于中美在瑞士的谈判成果,中方是否会取消对稀土或关键矿产的许可证要求?发言人林剑对此回应道:"关于具体情况,你可以参阅中方发布的消息稿和双方的联合声明。"而在联合声明当中,涉及到这个问题的只有这么一句话:"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这也就是等于说,虽然所有经贸问题可以协商,对于稀土问题,并没有任何特别的放开或收紧的政策。
而对于中美未来经贸关系的走向,这显然不是一次会谈能解决的问题。双方之间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理解和协商的议题。美方必须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并不寻求挑战谁的地位,而是希望在公平规则下发展自身。如果美国一味坚持单边主义,把本国利益放在多边规则之上,未来中美关系仍会遇到波折。
总之,这一次会谈释放的最大信号,是中美之间并非没有沟通空间。虽然彼此之间矛盾依然存在,但至少暂时有了一个缓冲区,为更深层次的问题预留了解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