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霞浦:早稻插秧陆续展开 机械化助力春耕生产
农时不等人。这两天,在福建宁德的霞浦县,农户正有序开展早稻插秧工作,通过引入自动插秧机、无人机等技术,实现春耕全程机械化。
在霞浦县古县村的智能育秧工厂,农户们正把成块的秧苗从秧盘中取下,熟练地卷成一卷装入筐中。这些秧苗叫"毯状苗",是专门用于机插的秧苗。它们就像是一块块绿色的地毯一样,秧苗的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能有效减少移栽过程中的根系损伤,提升秧苗成活率。取下的秧苗被运往田间,整齐码放在自动插秧机的秧台上,随着自动插秧机向前行进,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划一"扎根"水田。
机械化作业不仅效率高,通过一键设置,插秧机还可以调节秧苗的行间距。固定的行间距可以让秧苗分布更加均匀紧凑,从而提升秧苗密度,亩均产量也将有所增长。
与此同时,在田地的另一边,旋耕机正对刚完成翻土放水的土地进行平整作业,为后续的插秧工作做准备。平整完毕后,无人机便会根据设置好的飞行路线,对土地施加有机肥,相比起人工作业,不但效率提升,施肥也更加均匀,有利于秧苗吸收。
近年来,霞浦县依托专业农业合作社,形成了从育秧到机插再到飞防的服务体系,为农户们提供春耕的全流程机械化服务。据统计,今年,霞浦县预计种植早稻37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