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最近飞去了美国和特朗普谈关税协议。刚到美国就立刻找上了美国国防部长告状:南海局势中国找上门了!但是得到的回应,却让他大失所望。
【马科斯蠢蠢欲动】
日前,中国的052D桂林舰威风凛凛,带着电侦船"天王星"号和中国海警4203舰,高调现身美菲军演现场,声势浩大地向全世界宣告:南海是中国说了算!
面对中国舰队的围观,原本来给菲律宾撑腰的美国,居然一言不发,仿佛事不关己。这可把马科斯急坏了:美国到底帮不帮我啊?
于是,马科斯趁着此次跟特朗普政府进行关税谈判的机会,亲自去美国。一来想跟美国达成最后的贸易协议,解决菲律宾的关税问题。
二来,借"获得更深层次的防务合作"的幌子让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实实在在地帮他对抗中国。
菲律宾处于南海周边,南海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让菲律宾有些"心痒痒"。马科斯上台后,就开始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搞小动作,先是派船强闯仁爱礁,又是在黄岩岛附近挑衅,妄图侵占中国南海的部分岛礁和资源。
另外,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国内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等问题接踵而至。对此他选择在南海问题上强硬表态,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企图把国内矛盾转移到中菲关系上。
菲律宾国内长期存在一些亲美势力,他们长期受到美国文化和政治的影响,支持马科斯亲美的外交政策,马科斯就利用这些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科斯心想:只要这次去美国能在南海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支持,哪怕是一点点,也能在国内树立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美国为什么不给他马科斯他想要的答案呢?因为美国给不起。美国一直以来在南海的策略,就是单纯利用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给中国找点"不痛不痒"的小麻烦,牵制一下中国。
但是,美国绝对不想跟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美国自然知道,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可不是吃素的,一旦中美在南海发生军事对抗,一来战线太长,美国打不起也输不起;二来全球贸易战,俄乌战争,支持以色列在中东为所欲为等等一系列事件早就让美国手忙脚乱,自顾不暇。
所以,美国认为在表面上时不时地派几艘军舰、几架飞机到南海晃悠一下,和菲律宾一起虚张声势一下,这就足够了。
至于菲律宾想商量关税这事,美国更不屑于谈。美国和菲律宾之间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美国对菲律宾的贸易逆差只有49亿美元,这点贸易额在美国庞大的经济体系中微不足道。
特朗普更关注的是那些对美国经济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欧盟、中国等。对于菲律宾,美国觉得就算在贸易上给予它一些优惠,对美国也没什么好处啊,有可能还会影响美国在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中的立场。
所以在贸易协议上,美国对菲律宾的态度也比较冷淡,更不会轻易松口。
这次美国对马科斯的态度是美国对待所谓盟友的一贯做法。特朗普一直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所谓的盟友,在他眼里也只是实现美国利益的工具。
当盟友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一致时,美国可能会给盟友一些甜头,提供一些军事援助或者经济上给予支持。
但当盟友的要求可能会损害美国的利益,美国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盟友:对欧盟加征关税毫不手软,对日韩也动辄拿驻军费施压,菲律宾真以为能靠依附换实惠?
有人担心:万一马科斯把贸易问题与安全形势捆绑在一起,趋利避害跟特朗普政府真的达成全面协议怎么办?
不可能。特朗普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向来是把经济和安全问题分开考虑的,甚至有时两者还会相互冲突,左右脑互搏似的。
经济上,美国追求的是贸易顺差、市场准入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安全上,美国则是根据自己的战略布局和全球利益来决定是否介入。
若是菲律宾真的提出的这种捆绑式协议,那真是打错算盘了,美国肯定认为这是给自己找麻烦。
【菲方莫要执迷不悟】
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在自家海域维护主权天经地义。马科斯政府近期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频繁拉拢美国搅动南海局势,试图借外部势力谋私利。
这种"引狼入室"的做法,注定将菲律宾推向地缘博弈的风口浪尖,最后沦为地缘牺牲品,损害菲律宾的切身利益。
上世纪90年代美军舰撞沉菲律宾渔船,近年更多次借"航行自由"之名破坏地区稳定,桩桩件件证明了美国这样的"靠山"实则是"麻烦制造者"。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马科斯这次访美,只会是满怀希望地去,灰溜溜地回来。他高估了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分量,也低估了美国的自私和谨慎。
在国际政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利益,不能靠抱别人的大腿,而是要靠自身的实力和正确的外交政策。
南海不是大国博弈的棋盘,菲律宾更不应做别人的棋子。中菲互为近邻,经贸合作才是正道--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8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是菲最大贸易伙伴。与其寄希望于不可靠之人,不如务实一些,回到对话轨道,共同开发南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