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1日,美国和俄罗斯进行了大规模的"换囚"行动,美国称其为"外交胜利",俄罗斯对其"非常满意"。
那么,此次活动对于乌克兰危机,意味着什么呢?
一、美俄"换囚"行动
报道称,俄罗斯释放了包括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保罗·惠兰、《华尔街日报》记者格尔什科维奇、美国记者库尔马舍娃在内的16名人员。
美国则协调德国、波兰等国,释放了包括特工克拉西科夫在内的8名在押的俄罗斯公民。
此次行动是苏联解体后,美国和俄罗斯进行的最大规模囚犯交换行动。
被释放的美国公民回到美国后,受到了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的迎接。
拜登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俄罗斯的换囚行动是一场"外交胜利",成果来之不易。
俄罗斯公民返回莫斯科,总统普京亲自到机场迎接。
普京表示:"我要感谢你对誓言、职责和祖国的忠诚,祖国一刻也没有忘记你--现在你回家了。你们所有人都将获得国家奖项的提名。"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方面对此次换囚行动非常满意。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俄罗斯在相关方面的强硬立场取得了成果,有关部门将继续致力于让那些被他国监禁的俄罗斯人回到祖国。
8月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大国,如果他们能通过沟通对话解决矛盾分歧,对国际和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好处。
然而,也有西方人士借机炒作,认为此次换囚行动"让人感到苦涩"。
国际特赦组织德国分会副秘书长米尔声称,普京将囚犯视为"棋子",西方国家现在表现出退让的态度,将使俄罗斯政府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政治逮捕。
也有说法是,西方国家释放了被判重罪的俄罗斯人,将会鼓励美国的敌人通过相同手法劫持人质,进而与美国"谈判"。
但拜登政府表示,当别无选择之时,某些痛苦是无法避免的。
二、为何"换囚"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目前不清楚为什么普京要在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之前,与美国完成换囚行动。
文章认为,也许是普京不愿意在耽搁时间,也许是在俄乌局势持续发酵的背景下,证明俄罗斯与美国之间仍然保持着沟通,防止局势走向不可控。
至于美国方面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丰富拜登的外交政策遗产,以及为哈里斯的选情注入新的活力。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承认,哈里斯是促成换囚协议的核心成员。
目前哈里斯已经获得超过2350票的党代表票,足够锁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而据民调显示,截至7月31日,特朗普在全国民调中平均领先哈里斯1.2个百分点,虽然哈里斯仍处于落后地位,但相对于拜登,局势已经发生好转。
此外,据彭博新闻社数据,哈里斯在七个摇摆州中的六个州的支持率都有所上升,特朗普的选情则显得糟糕。
前些时候特朗普曾放话要跟哈里斯直接辩论,但近日却突然宣布取消。
眼看一向张扬狂妄的特朗普有"吃瘪"的趋势,哈里斯趁机添油加醋,喊话对方:"我真心希望你在辩论台上和我见面,你想说什么,就当着我的面说。"
与时不时就"宕机"的拜登不同,自从哈里斯接棒以来,她致力于在公众面前展现积极热情、活力十足的面貌,共和党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彭博社称,三周前,特朗普的选情因为一次失败的暗杀而绽放璀璨光明,他和他的团队热情洋溢,似乎总统宝座已经是囊中之物。
然而拜登的突然退出颠覆了这场竞争,此前共和党看不起的哈里斯激发了选民的热情,欢呼声一度盖过特朗普。
于是特朗普团队不得不竞相寻找方法,以削弱哈里斯的强劲势头,但目前尚未确定应对哈里斯的有效策略。
此前共和党慌不择路,攻击哈里斯的亚裔血统和女性身份,但这样的行动显然会被外界谴责为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
之后特朗普公开指责哈里斯是"激进的无能的左翼疯子",抨击她是拜登的"边境沙皇",并试图将拜登政府不被选民欢迎的政策扣在她的头上。
但就目前而言,似乎并没有起到太明显的效果。
三、"换囚"如何影响俄乌局势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称,乌克兰迫切需要结束与俄罗斯的冲突。
7月31日,泽连斯基签署了乌克兰国家债务重组法,表示政府可以在10月之前暂停偿还外债。
外国富商金·多特科姆称,这说明乌克兰已经破产了。
目前乌克兰官方没有宣布破产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冲突持续已久,乌克兰的经济极有可能遭遇严重打击,冲突继续下去,对乌克兰人民没有好处。
有调查显示,57%的乌克兰人民认为乌克兰应当与俄罗斯进行谈判,以尽快结束冲突、恢复和平。
此次换囚,算是美国和俄罗斯的一个小"和解",但功效能否辐射到乌克兰危机呢?
美国的沙利文表示,美俄在人质谈判上的突破,与俄乌冲突没有任何关联。
俄罗斯专家认为,此次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交换囚犯是完全独立领域,对俄乌冲突不会产生影响,俄罗斯政府也不会因此对俄美关系突破抱有希望。
看来,泽连斯基还要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