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看过《我不是药神》,印度实行强制专利许可制度,不认可西方制药公司的专利保护,直接抄袭药品生产,这给美国制药集团的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失。
另一个是农业领域,印度有一半人口依赖农业,而美国希望向印度出口农产品,两者之间存在不可消弭的严重冲突。
其实,美国以前对印度不错,并非对印度本身满意,而是想利用印度来平衡中国,炒作所谓的"龙象之争"。这其实是西方的一个阴谋,前几年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言必谈印度,称赞印度的优越性,对此我并不认同。
当时西方炒作这一话题,一方面是为了让中国和印度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是想分散中国对资金和技术的吸引力,宣称印度前景广阔。但只要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这个国家的状况堪忧,一半是"大米",一半是"大粪",就像恒河水一样,虽被视为圣河,却充斥着垃圾、粪便和细菌。
但由于西方需要扶持印度来平衡中国,所以对印度的诸多问题选择忽视,包括其愚昧和落后之处。事实上,印度与西方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印度有自己的大国目标。
印度的外交继承了英国的风格,走大国平衡路线,不愿受美国和西方摆布,试图保持战略自主,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以前,在西方基于大战略、需要利用印度平衡中国时,这些问题被忽视了。
但现在,特朗普奉行现实主义外交,主张逐个解决问题,没有整体外交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从利益之争的角度来看,印度对美国而言就成了一个非常可恶的谈判对手。
因此,美国现在向巴基斯坦靠拢。我们一方面要对"巴铁"有信心,因为巴基斯坦清楚美国朝三暮四、不可信任,尤其是特朗普反复无常,而中国才是更可靠的朋友;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警惕,美国在俾路支地区的影响力增强,虽然对中企的安全有所帮助,但在基础设施、港口运营等一系列问题上是否会形成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