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之三:美军部署压力大。
"福特"级航母二号舰"肯尼迪"号已基本建成,后续"企业"号和"多里斯·米勒"号也采用了相同设计方案,对这些已经开工甚至接近完成的航母进行大规模改造,势必严重推迟它们的服役时间。且"尼米兹"号航母将于2026年退役,美国在维护霸权地位上面临更复杂挑战,现有10个航母打击群如果以4:3:3的比例进行常态部署的话,势必疲于奔命。
考验之四:美国海军专业技术派高层的反对。
尽管特朗普近期裁撤了一批不受待见的高级军官,但美军中反对和不满特朗普的大有人在。特朗普宣称蒸汽弹射更好,但能量效率低下、战术响应滞后的天然劣势难掩。电磁弹射则依托综合电力系统与飞轮储能技术,能量转化效率高达60%-90%,即便在连续弹射状态下,航母仍能保持稳定航速,作战持续性强。相对而言,蒸汽弹射系统启动前,需提前1-2小时加热产生高压蒸汽;在连续弹射16分钟后,蒸汽压力会急剧衰减,对作战节奏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特朗普以故障率高等原因不再发展电磁弹射航母,势必影响美海军构建"战斗机+预警机+无人机"的立体化作战体系,美国五角大楼和海军创新性、技术派很难接受。

蒸汽弹射
三、事故不断 美军航母风光难再
全球抵达、耀武扬威的美国海军,2025年以来各种事故不断,其中航母更是"霉运不断"。
2月12日,"杜鲁门"号航母在埃及港口附近与一艘散装货轮相撞,不得不赶往就近港口临时维修。
4月28日,部署在红海的"杜鲁门"号航母为躲避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而紧急转弯,导致舰上一架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坠海。
10月26日,"尼米兹"号航母搭载的两架舰载机接连在南海坠毁。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美国海军的A级事故明显偏高。2025财年(截至9月30日)美国海军已经报告了12起A级事故--A级事故是指造成飞行员死亡、永久性完全残疾或直接损失成本超过200万美元(美国空军标准)/250万美元(美国陆军、海军标准)的事故,属于最严重等级。分析认为,美军航母战斗群长期在"印太"、中东及全球范围内维持高强度战备状态,长期高压运作使美军兵力紧张、人员疲惫,机械老化和磨损严重,事故发生的风险自然随之上升。
一边是事故不断,一边是美国三军统帅公开否定电磁弹射--美军航母风光难再的背后,也许是军事霸权隐然衰退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