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要求中国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无人机,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2024-10-05 11:41  头条

乌克兰通过波兰企业买中国制造的无人机,以应用在俄乌战场上?俄媒记者所谓的独家分析,意图问责的是谁?

正如普京总统在开启访问蒙古国之前所说的那样,中俄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盟友关系。中国对俄罗斯也必然是肝胆赤诚,面对俄媒的猜疑,中方外交部的回应很直接。

当地时间9月3日,根据美媒NBC采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报道显示,乌克兰基辅仍然计划无期限保持夺取的俄领土,即仍然处于交战状态下的库尔斯克地区。

泽连斯基如此看重库尔斯克,无疑是为了所谓"胜利计划"的一部分,从而在未来可能到来的谈判桌上占据优势。不过,泽连斯基能如愿吗?

"第三国中转"?

自8月初,乌军对库尔斯克地区发起高风险越境行动以来,俄乌之争的局势已经越来越难说了。

乌军在最初突袭获得短暂的成果之后,面对俄军接下来的多次反扑,已经应接不暇。甚至,俄军还夺回了不少最初被乌抢占的领土。

泽连斯基在后来的采访中表示,接下来乌军的任务就是"守住"这部分夺取的领土,因为这将成为结束战争时"胜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俄媒突然对外声称:

乌克兰基辅不顾生产商的反对,还在继续通过波兰的子公司和个人等购买中国生产的无人机;

需要注意的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中方早就申明了"劝和促谈"的立场;

而且,在有可能引发争议的无人机出口业务方面,中国无人机企业就已经明确表示--不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

基于此,俄乌任何一方,不存在直接从中国无人机生产商购买"武器"的可能。除非某一方通过"中间商",分批次的购入,因为一旦数量出现异常,就会引起中国相关机构的注意,进而中断合作。

不同于西方国家利用俄乌冲突发"国难财",中国从来不屑于这种可能升级冲突的方式来敛财。

中方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为俄乌冲突降温,尽自己最大努力推动俄乌冲突走上对话协商的方向。

但这次乌克兰通过波兰所谓的"第三国",购入中国无人机的行为,实在令人意想不到。

根据俄罗斯卫星网的报道,波兰UMO公司旗下的一个子公司,与基辅市议会市政安全部门签订了合同,通过这种渠道,中国无人机被运送到俄乌前线,为乌军所用。

事实上,在俄乌战场上,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备力量拥有着压倒性的区别,比如俄罗斯的炮弹数量几乎是乌克兰的10倍;再比如俄罗斯1年可以生产和翻新上千辆坦克,但乌克兰却只有北约国家援助的几百辆;

基于这样的背景,乌军只能依赖中远程打击,无人机自然必不可缺。

俄乌冲突为何能持续到现在?最大的原因就是乌克兰好似永远有用不完的无人机,至此,俄军已经击落乌方上万架无人机,但乌军却还能掏出新的来。

形势所迫,俄媒将乌克兰通过第三国购买中国无人机的违规行为公之于众,试图从源头上切断乌克兰的无人机供应。

所谓婆说婆有理,我们不能因为普京亲口认证的所谓"盟友",就忽略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中方没有被糖衣炮弹所迷惑。

其实在俄乌冲突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几乎全部中断了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这不仅使得俄罗斯的国家经济受到巨大打击,同样使得俄罗斯的科技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众所周知美国等西方国家拥有相对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尤其在部分电子产品的研发水平方面,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俄罗斯想要在战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除了战争场上的努力拼搏,军事武器研发也同等重要。

也就是说,俄同样在通过伊朗、印度等国家,进口西方国家的电子产品和零部件,从而用于战场上武器的研发。

对话协商才能长久和平

无论如何,现在俄罗斯媒体既然凭此来问中方发言人,中方也行得正坐得端,做出了回应:

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暂时不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但中国在军民两用物项的管控方面,一直严格把控。尤其在无人机的出口事宜上,中方更是一贯反对将其用作军事目的。

即便俄乌冲突演变至今局势越来越复杂,中国也一直从未改变这一立场。

波兰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民用无人机来耕作,其与中国无人机生产商达成合作,这属于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言外之意,中国出口的无人机,从来不是以"用作军事目的"而售出的。俄罗斯这番指责,其实很没有道理。

毕竟,俄罗斯和乌克兰深陷战争如此之久,其国家内部应该会拥有数量非常可观的军事专家,将一个民用无人机改装成军事所用,属于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基本操作。

然而,从另一个层面看,即便是通过第三国,乌克兰也要进口中国的无人机,美国等西方国家听闻此举,难道不会感到羞愧吗?

对于俄乌目前的局势而言,中国仍然坚持以对话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希望两国能够尽早停火止战,一味地在"鸡毛蒜皮"上扯皮,并不会迎来长久的和平。

同时,我们也要呼吁所有国家,特别是大国,发挥积极作用,为俄乌局势的缓和与地区的稳定贡献力量。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