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观察者网举办的科创类谈话节目《心智对话》在上海举行,本期对话以"从人口红利到技术红利--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短板与问题"为主题展开。
对话中,企业知识开源创始人、前BCG Platinion董事总经理、前IBM咨询全球合伙人陈果表示,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够吸引人,对人才形成虹吸效应,在于这个行业允许不断试错,让一些素质非常高的人去做从来没有标准的事情,这才叫创新。
陈果表示,今天人们看到的创新分为几类:产品替代是一类,工艺优化是一类,还有一类就是颠覆。这个社会需要允许各种各样的创新,很多年轻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样。
企业知识开源创始人、前BCG Platinion董事总经理、前IBM咨询全球合伙人陈果 观察者网
"我开始很反感我儿子玩网游,后来我发现他在B站上视频下面写的那些文字,我完全看不懂在说什么。每个字我都认识,可连起来就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新形态的文化。"陈果说,"我不用去管他了,我觉得只要核心价值观是对的,不做坏事,至于他玩网游,怎么写,跟我已经没关系了。"
"所以我们50多岁的人应该往后走一步,应该让年轻人更多地往前冲。"他补充道。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联席总裁徐昀在对话中说:"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包括AI、DeepSeek,我们要热情地拥抱,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同样的机会,对中国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至于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企业家焦虑的点是否较从前出现变化,陈果指出,其实在过去这100年,全世界企业家关注的重点一直在发生转移。早期的时候讲科学管理,大家关注的是效率。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关注的则是组织和人,到了七八十年代,又出现了战略的概念。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大家关注的点变成了营销,就是在信息泛滥的情况下,如何让客户更快速地知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