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佩通坦被停职引发有限度动荡,军事政变可能性较低(4)

2025-07-02 09:19  海报新闻

那么此次她还能再度顺利过关吗?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朱振明教授分析指出,上一次不信任动议更多是施政问题,而此次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及与邻国的关系问题,"佩通坦正面临对国家的忠诚度问题,对军队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立场问题,对国家利益的维护等问题的考试,如果在这些原则性重大问题上考试不及格,佩通坦的政治风险将大幅提升。"

来源:央视新闻

川观新闻的分析则指出,目前来看,对佩通坦有利的因素有四个:

一是军方至少从面上接受了佩通坦的道歉,军政矛盾没有激化,双方还对外形成一致的强硬姿态;

二是佩通坦提前留了后路。她在被停职前已经完成了内阁改组,自己兼任文化部长,这为其下一步停职总理后继续参与内阁工作扫清障碍;

三是"录音门"事件以来,佩通坦显出"低调、诚实、悔错、团结"的姿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原谅。特别是在公众和法院面前,佩通坦都表现出了配合、尊重的态度;

四是还有反击的时间周期。按照规定,佩通坦可以向法院申辩。她已经表示将在15日内提交申辩材料。在这个周期内,佩通坦的支持力量将会一面向法院按程序准备自证材料,一面施展手段,通过让渡权力等办法,争取媒体、军方、甚至反对派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泰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余海秋则持不同意见。

余海秋在澎湃新闻上刊文指出,泰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佩通坦政府未来的走向大概率有三种:

一是佩通坦辞去总理职位,国会重新推选总理;

二是佩通坦解散国会,提前大选;

三是如果出现政治僵局,街头运动发展为暴力冲突,军方再次上台执政。

这场执政危机不仅关乎佩通坦个人的政治命运,也将对泰国的政治格局、泰柬关系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着泰国局势的下一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