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静指出,美国的真实意图是构建针对中国的"经济包围圈":"特朗普团队恐逼迫各国在贸易协定中嵌入'中国成分管制条款',例如2026年美墨加协定(USMCA)的原产地规则调整。"这种"后门封锁"策略将迫使更多国家对中国商品加税,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选边站"。"若这些国家在美国施压下对中国商品加税,外资企业可能加速撤离中国。"
特朗普。新华社发
但这一计划面临巨大变数,若特朗普坚持无差别打击,可能倒逼欧盟等盟友转向战略对冲。在柯静看来,特朗普本人不可预测的决策风格可能正在为中国创造战略机遇。"如果特朗普坚持这种掠夺性的贸易政策,最终可能导致各国因恐惧不确定性而疏远美国"。
全球经济"耐受度"测试:衰退阴影与特朗普的"政治赌注"
这场关税风暴的本质是一场危险的"耐受度"竞赛。世贸组织和IMF警告,"对等关税"对全球前景构成重大风险,全球衰退概率已从30%升至40%。
柯静分析,短期内,美国国内通胀飙升与需求萎缩将形成"剪刀差":美国低价商品进口渠道被切断,核心通胀可能突破3%,但经济衰退又会压制物价。
而对于中国,短期内将形成出口订单骤减等冲击,但长期能否化解危机取决于产业链转移速度与替代市场开拓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若能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等多元化布局,反而可能在全球经济秩序重构中获得更大空间。
柯静同时提醒:"中美脱钩趋势更加明显,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将远超 2018 年。两大经济体的脱钩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大调整。"
抗议民众高呼"住手"。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近期全美爆发的"住手!"抗议活动,以及共和党内部日益明显的分歧,都预示着这场"关税赌博"可能正在消耗特朗普的政治资本。面对全球股市震荡,特朗普号召美国人民"挺住"。然而柯静观察到关键变量:若美股持续暴跌、民生成本激增,共和党人或推动立法制约特朗普。但短期内,他仍可能固执己见,"只有实体经济衰退成为现实,特朗普才会调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