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到明天16号:雨雪分布图
随着暖湿气流的继续东移,雨雪天气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今晚到明天16号,全国各地的天气将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南方:雨水频繁,局地大雨
南方的朋友要注意了,今晚到明天,雨水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广西、广东西部:这里将迎来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可能伴有短时强降雨。湖南南部、江西大部:这些地区的雨势相对较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大雨,累计降雨量可达25~50毫米。
福建中北部、浙江、上海:这些地方也将有小到中雨,虽然雨势不算特别强,但持续时间较长,出门记得带伞。
北方:晴冷为主,局部小雪
相比之下,北方的天气就显得"平静"许多。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将以晴天或多云天气为主。不过,冷空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四川西部、青海西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将迎来小雪,西藏中东部局部地区甚至可能出现中到大雪。
冷空气南下:17号雨雪范围扩大
从15号到17号,一股小股冷空气将南下,与暖湿气流再次"交锋"。受其影响,17号傍晚到夜间,浙江中部的山区可能会出现雨夹雪或降雪天气。这对于南方的小伙伴来说,算是个"稀罕事"了,毕竟南方下雪的机会并不多。
此外,20号前后,华北北部一带也可能迎来一轮弱雨雪过程。目前来看,陕西、山西、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山东等地有望迎来小雪或雨夹雪。不过,气象专家也提醒,由于天气系统的不确定性,具体的雨雪范围和强度可能还会有所调整,大家要多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
南方雨水频繁:警惕局地强降雨
未来一段时间,南方的雨水将变得非常频繁,尤其是湖南、江西、贵州、广西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可能达到25~100毫米,局部地区甚至超过100毫米。这样的降雨量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既是"喜"也是"忧"。喜的是,雨水能够缓解春旱,促进作物生长;忧的是,过多的降雨可能导致农田积水,甚至引发洪涝灾害。
气象部门提醒,南方地区的朋友要特别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尤其是山区和丘陵地带,更要提高警惕,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北方降水偏少:注意防寒保暖
与南方的"湿漉漉"相比,北方的天气就显得"干巴巴"了。未来一段时间,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水依然偏少,尤其是华北、黄淮一带,雨雪天气并不多见。不过,冷空气的活动依然频繁,气温起伏较大,早晚温差明显。
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防寒保暖依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弱者,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此外,北方的空气质量在冷空气间歇期可能有所下降,大家外出时最好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天气变化的背后:季节交替的"阵痛"
其实,这一轮雨雪天气的背后,正是季节交替的"阵痛"。冬去春来,冷暖空气的"拉锯战"让天气变得复杂多变。对于南方来说,雨水频繁是春季的常态;而对于北方来说,冷空气的余威依然存在,雨雪天气也不少见。
气象专家表示,这种天气变化虽然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也正是大自然的规律。随着春季的深入,暖湿气流将逐渐占据上风,北方的雨雪天气也会逐渐减少,气温将稳步回升。
2月18日雨水节气,今年会春旱吗?晴天好还是雨天好?农谚咋说
雨水节气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公历2月18日至3月4日或5日期间到来。古人通过观察雨水节气的天气情况来预测后续的天气和收成。如果雨水节气降雨多,那么后续作物生长良好,反之则容易出现春旱。
农谚"雨水不动流,河水要断流"和"雨水雨不下,农人要害怕"都表达了雨水节气无雨可能导致春旱的担忧。而"雨水日头笑,遍地起新坟"则暗示了晴天可能带来的歉收。
然而,这些农谚的准确性受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现代气象科学提供了更准确的天气预报方法,但农谚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