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下令美军开火,压力之下,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坚决拒绝对美"投降"。与此同时,中方收到求援信号。那么,如今委内瑞拉局势如何?中方又可能采取怎样的举措?
当地时间9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当天,在他的命令下,美国南方司令部在加勒比海区域部署的军舰和战机,针对一艘被指控运毒的船只开火,并公布了相关视频。这也是美军近期的第二次打击行动。特朗普强调,美军掌握了所谓的证据,称从被击毁的船只中,看到了大量的可卡因和芬太尼。他甚至直接点名称,这是来自委内瑞拉的贩毒网络,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
要知道,这次美军的打击行动,并非单纯的军事执法,背后牵扯的是美委关系多年积累下的矛盾。在此前的类似行动中,委内瑞拉就已经明确表示,美方的打击是侵略而不是反毒。尤其是9月初的袭击,马杜罗政府称美军击沉的其实是一艘普通渔船,根本不存在所谓"运毒"的事实。这种说法一方面指责了美方伪造证据,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马杜罗政府的立场,即美国打着"反毒"的旗号,实则是制造地区紧张,为进一步施压创造借口。
面对美军的动作,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15日作出了强硬回应。他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美国所谓的"运毒"指控完全是谎言。马杜罗强调,真正的大宗可卡因来自哥伦比亚,而美国每年因为毒品问题死亡的人数极为庞大,却选择将责任推到委内瑞拉头上。他直言,美国此举是侵略行为,根本目的不是反毒,而是为了推翻现政权,掠夺委内瑞拉的石油和天然气财富。
在这种背景下,马杜罗拒绝向美国"投降",而且选择全面提升国防能力。他宣布扩大全国军事部署,包括250万士兵的动员,300多个军营的开放,以及对2200公里边境的全线部署。这些措施不仅是军事上的防御动作,更是对外释放信号:委内瑞拉不会轻易屈服。马杜罗还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喊话,希望能够召开紧急会议,通过区域合作来抵消美国的压力。
有分析认为,马杜罗的表态传递了三个关键信息。第一,他认定美国不会止步于单次打击,而是会持续施压甚至直接介入,因此必须做好长期准备。第二,他强调委内瑞拉不会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这是在政治层面给国内外支持者吃下定心丸。第三,他通过拉美一体化的框架寻求支持,希望通过地区合作来削弱美国的孤立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外部因素。9月13日,委内瑞拉政府突然发布公告,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关系,并且明确提出希望中方发挥更大作用。这一公告外界普遍解读为求援信号。委内瑞拉不仅在政治表述上,强调中委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还特别强调两国之间的"兄弟情谊",这种表述明显带有对外传递信号的意味。马杜罗政府希望通过拉近与中国的关系,来对冲美国的压力。
从中国的角度看,委内瑞拉确实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首先,它位于南美洲的核心地带,背靠安第斯山脉,面向加勒比海,同时接近巴拿马运河,这使得其地缘位置对地区格局和海上通道具有重要影响。其次,委内瑞拉是中国"一带一路"在拉美的重要支点,多年来双方在能源、基建等领域保持着紧密合作。中国在拉美的投资逐渐增加,需要稳定的合作伙伴,而委内瑞拉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当然,中国不会直接介入美委冲突,但会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渠道力挺马杜罗。一方面,中国可以在国际舆论场上为委内瑞拉发声,强调主权和反对干涉原则;另一方面,中国的投资和合作,可以为马杜罗缓解部分经济压力。更长远看,中国在拉美的布局,也需要借助委内瑞拉这样的节点国家,来推动地区独立自主,从而削弱美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