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亲眼目睹了那些藩王的悲惨结局,起初他并没打算起兵造反。为了躲避朱允炆的迫害,他开始装疯作傻,想蒙混过关。
但这并没能让朱允炆放弃削弱藩王的念头,于是朱棣也不再掩饰,在建文元年,他打着"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的旗号,集结大军,朝着南京出发了。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朱棣就打进了应天,而朱允炆在这场混战中不知所踪。为啥朱棣的造反之路这么顺畅呢?
朱棣虽然是个藩王,起初手下只有几万兵马,反观朱允炆,他手握上百万大军。可奇怪的是,在两边力量差这么多的情况下,为啥朱允炆最后还是被朱棣给打败了呢?
【建文帝的三个致命错误】
其实朱允炆输给朱棣,主要是因为他犯了三个大错,头一个就是没能除掉朱棣的那三个儿子。
靖难之役开战前,刚好碰上朱元璋去世的日子,按理说朱棣应该回南京祭拜,但他却没露面,只派了三个儿子去京城。
这时候,朝廷里的大官们都劝朱允炆把朱棣的三个儿子扣起来,好让朱棣投鼠忌器。但朱允炆却没有听从这些大官的意见。
第二条就是在打仗的时候,得确保将士们别要了朱棣的命。虽说朱允炆一直在削藩,但他心里其实并不想让叔叔们丢掉性命。
但是朱允炆因为太过犹豫不决,这次又栽了大跟头。朱棣的军事才能,那可是有目共睹的,而朱允炆的一道命令,却意外给朱棣送上了一张保命符。
第三条说的是朱允炆用人没选好,他挑的那些将士都不太行,还有个更过分的,在朱棣打到城门口时,干脆直接开了城门投了降。
【失踪的建文帝】
因此,朱允炆的失败其实早就板上钉钉了。当朱棣占领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里放火烧了一把,结果自己也被大火吞没了。
但在大家四处寻找时,建文帝的尸体始终没找到,这让朱棣心里很不踏实,他担心建文帝要是还活着,自己的皇位就难以安稳。
朱棣为了找到建文帝,派了好多人偷偷去找,连那个有名的"郑和下西洋"的事儿,听说也是为了在全球范围里搜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到了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停止了四处搜寻朱允炆的行动,有消息说他终于知道了朱允炆的去向。
原来朱允炆早就当了和尚,朱棣知道这事儿后,心里才踏实下来。虽说朱允炆保住了一条命,但他的家人们可就惨了。
朱棣对建文帝朱允炆的老婆和孩子都下了狠手,朱允炆的儿子们,有的被剥夺了地位,有的惨遭杀害。
很多人觉得朱棣那种"连根拔起"的做法太过残忍,但话说回来,身为君王,朱棣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乱子。
虽说朱棣在靖难之役里表现得非常冷酷无情,但他确实是个称职的皇帝。就凭他能做到皇帝亲自守卫国家大门,国家有难时君王不惜牺牲生命,这点就足以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