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用500天骑自行车去了41个国家,已经做了6年准备,儿子甚至从幼儿园退学,

2025-05-20 19:41  头条

5月17日,当事人李瑞发文讲述了旅行初衷及路上经历。李瑞称,为让儿子亲身感受世界的美好,他们一家做了6年的准备。

儿子甚至从幼儿园退学,踏上了这场特别的旅程。一路上,他们历经各种困难,但也收获了无数善意与美好。

2010年,李瑞还是华为的IT工程师。女友离去、挚友猝然离世的打击,让他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一次偶然的骑行建议,点燃了他心底的渴望:"如果现在不做,可能永远没有机会了。"

他辞去工作,带着仅有的5万元积蓄,从伊朗出发,穿越欧洲、美洲,用自行车轮碾过神庙、草原与荒漠。途中,他遇到了同样热爱骑行的刘粒,两人在格鲁吉亚的雨季中相互扶持,最终结为伴侣。

当儿子出生后,这对"骑行侠侣"决定将冒险延续成"家庭事业"--孩子一岁九个月时,便被绑在自行车拖斗里,开启了人生第一次跨国骑行。

在多数孩子还分不清七大洲时,这个7岁男孩的足迹已覆盖南极冰川、亚马逊雨林和北极圈的极光。冒险并非总如诗如画。在德国,他们曾因连日的暴雨蜷缩桥洞;在土耳其,自行车的货架断裂,却偶遇三位年过七旬的德国老人,用自驾车将他们载到修理站。

最动人的瞬间往往来自陌生人的馈赠:伊朗卡车司机默默递上的盒饭,荷兰街头主动指路的"Can I help you",瑞士夫妇为节省李瑞的开销,悄悄支付了100欧元的登山车票。"

路上的人教会我们,善意不需要语言。"妻子说。如今,他们在成都的家成了全球骑友的"驿站",回报曾经收留过他们的温暖。

当网友质疑"环游世界需要多少钱"时,李瑞的回答出人意料:"第一次骑行花了5万,第二次全家50万--但我们卖掉了房子,把积蓄全投入旅行。"

他们不住豪华酒店,靠帐篷、沙发客和青旅解决住宿;不直播带货,只默默记录日常。在火车上慢行12天从新加坡回成都时,有人嘲笑"坐飞机更快",但他们享受着车厢里的亲子时光:看商贩叫卖土货,听孩子问"为什么这里的火车不关门"。李瑞说:"旅行不是为了打卡,而是让时间慢下来,让孩子看见世界的参差。"

有人问:"孩子能记住这些吗?"李瑞笑着回忆:在新西兰跳伞时,儿子问他敢不敢跳,他诚实回答"是教练推下去的"。

那一刻的真实,胜过任何豪言壮语。如今,这个家庭正在计划第三次环球旅行。他们的故事没有鸡汤式的升华,却让人想起《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书中的话:"生活不是比较谁走得更远,而是能否在每一步中,听见自己与世界的共鸣。"

或许,真正的教育从来不在教室的围墙内,而是在父母蹬动踏板的瞬间,在车轮与大地摩擦的声响中,在那些跨越国界的微笑与拥抱里。对于李瑞一家而言,家不是固定的坐标,而是共同向前的方向--只要车轮还在转动,世界就永远充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