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联合国大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多国首脑纷纷赴美参会,其中就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据悉,当地时间25日,内塔尼亚胡才搭乘专机离开以色列,准备飞往美国,由于国际刑事法院此前发布了针对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为了避免被捕,内塔尼亚胡准备"绕远路",避开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领空,前往美国纽约。
如此一来,内塔尼亚胡的访美之行将更加漫长,再加上英法德等国近日纷纷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次内塔尼亚胡赴美,或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压力。
然而,正当内塔尼亚胡出国访美之际,3件值得关注的大事发生了。
第一件事,战斗深夜打响,以色列再次被炸。
25日,也门胡塞武装宣布,24日晚,该武装出动无人机对以色列南部城市埃拉特的2处目标发动了袭击,并强调无人机"成功突破以色列防空系统",成功命中了既定目标。
对此,以色列方面也做出了回应,承认以军拦截失败,并证实了胡塞武装的袭击导致埃拉特海滨商业区遭到袭击,造成至少22人身亡。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之前,胡塞武装曾多次空袭以色列,并频繁动用高超音速导弹,令以色列难以防御和拦截。
但如今,胡塞武装的无人机也突破了以军防空系统,给以色列造成重创,这或许表明,胡塞武装已经掌握了突破以军防线的方法和能力。
尤其是,这一次以军还主动承认"拦截失败",情况也颇为罕见。
并且,以色列遇袭时,内塔尼亚胡恰好不在国内,在这种特殊的时间节点下,袭击事件对以军士气的打击,以及给以色列内部带去的混乱与惶恐也是不容小觑的。
为此,在得知以色列被炸的消息后,正在赴美途中的内塔尼亚胡在飞机上直接下令对也门发动空袭--以军多架战斗机升空,对也门首都萨那实施了打击,目前造成的伤亡情况尚不明确。
可见,接下来以色列与胡塞武装还将上演更加激烈的对抗,而即将抵达美国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的内塔尼亚胡,无疑又将面临更多的压力。
这还没完。胡塞武装袭击引发的动荡还未平息,又一则令内塔尼亚胡头疼的消息传来了。
第二件事,内塔尼亚胡或遭"暗杀"?一名以色列男子被捕。
25日,《以色列时报》报道称,以色列警方宣布,一名40多岁的以色列男子因威胁枪杀内塔尼亚胡而遭到逮捕,目前已被起诉,警方计划将其羁押至法律程序结束。
以警方进一步透露,该男子是在22日主动走进警局"自首"的,声称计划购买一把枪,并"连开3枪杀死内塔尼亚胡"。
需要注意的是,以色列此前也多次提及,内塔尼亚胡面临"被暗杀"的风险,但大多都来自与以色列敌对的外部势力,像这一次,暗杀威胁来自以色列内部的情况,还是头一次发生。
并且,这名嫌疑人还主动前往警局坦露自己的"行凶计划",也是颇令人费解的情况。
结合目前情况分析来看,此人可能并不打算真的"暗杀"内塔尼亚胡,而是旨在通过这一威胁来表达对内塔尼亚胡在加沙问题上的政策的不满。
毕竟,巴以冲突持续至今,仍有大量人质被扣,并且接连出现被扣人员在冲突地区离奇身亡的情况。
为此,以色列内部多次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立即停止冲突,释放所有被扣人员,但内塔尼亚胡一直不为所动,令其支持率不断下降。
如今,以色列民众的不满开始转变为"暗杀威胁",或许也正是内塔尼亚胡失去民心的另一体现,预示着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政治危机。
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更要注意,近年来,全球各地没少发生首脑、政要遇刺的消息,例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特朗普在参选期间遇袭,以及前不久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柯克当众遭到枪击身亡。
如今,内塔尼亚胡也面临了类似的"枪杀威胁",或许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若内塔尼亚胡继续一意孤行,推动加沙战火升级,引发民众广泛不满的同时,恐怕还会面临更多的危险。
别忘了,前不久以色列抗议者在内塔尼亚胡官邸附近举行示威,便点燃了大火,火势持续蔓延,还烧毁了一辆以军装甲车。
在这样的情况下,究竟该何去何从,内塔尼亚胡确实得三思了。
然而,"刺杀"威胁一事还没调查清楚,国际社会又开始向以色列出招了。
第三件事,惹下众怒了,以色列成为众矢之的。
25日,斯洛文尼亚宣布,将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列为"不受欢迎的人",禁止其入境该国,理由是内塔尼亚胡被指控涉嫌犯下"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
24日,西班牙政府还批准了一项法案,决定对以色列实施"全面武器禁运",包括禁止和以色列之间的所有进出口国防相关设备和技术。
这还没完。25日,联大会议上,多国领导人公开发声谴责美国和以色列,指出二者上推动加沙局势升级的主要推手,并呼吁立即落实"两国方案",实现加沙地带的停火。
期间,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还在联大会议上公开指出,以色列无权阻止巴勒斯坦建国,也无权在约旦河西岸继续建造新的定居点。
可见,以色列这回的确是惹下了众怒,而一再偏袒以色列的美国,也正在成为抨击的对象。
不难料到,若美国继续纵容以色列,除了加剧中东局势的动荡之外,也将令两国面临国际社会更加广泛的抵制与反制。
还是那句话吧,多行不义必自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该何去何从,美以确实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