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中国出手,菲律宾向美国表"衷心",马科斯打击巨大,不简单
据环球时报消息,菲律宾中期选举已经落下帷幕,新当选的12位参议员中仅有5位实际支持总统马科斯领导的"新菲律宾联盟",未达后者原本预期。马科斯一派在中期选举中的表现,不仅反映了其在执政联盟内部政治博弈中的短期失利,更直接体现了菲律宾民众对其执政两年多以来的不满。2025年3月亚洲脉搏的民调显示,马科斯的民众支持率已急剧下跌至25%,
菲律宾的贫困率在部分地区仍超过30%,物价飞涨、工资停滞,粮食和能源价格的上涨让普通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马科斯的经济政策几乎完全忽略了底层民众的疾苦,他更关心精英阶层的利益,对普通人的真实需求视而不见。从粮食到能源,甚至是制造业发展,菲律宾都严重依赖进口。而国际资本的冷淡态度,直接让菲律宾错失了吸引更多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的机会。
菲律宾贫民区(资料图)
马科斯承诺的"20比索廉价大米"拖延两年才部分兑现,通胀率却高达9.1%,外债突破2000亿美元,底层民众甚至需要往粥里掺木薯粉充饥。与此同时,他强推的亲美路线遭遇反噬,美菲军演未能带来经济实惠,南海挑衅反而导致中菲经贸合作受阻,渔民因捕鱼区争端收入锐减。民众用脚投票表明态度:76%的选民更关心物价和就业,而非虚无缥缈的"国家安全"。
不难发现,这一次的中期选举结果,给马科斯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首先是人在海牙监狱的杜特尔特,以八倍压倒性优势,重新当选达沃市市长,其家族成员表现也很出色;其次是在参议院改选中,原本马科斯阵营预计能拿下7至8个席位,结果只拿到5席,和杜特尔特阵营平分秋色,另外2席还被反对老马科斯的阿基诺家族拿下。从地方到国会,用马科斯的话说,菲律宾人民已经用选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必须要有个交代,而解散内阁就是自己的挽救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