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在8月7日下午一点半多一点,太阳走到特定位置的时候就是立秋了。这个立秋有点特别,因为刚好赶上中伏第九天,形成了"秋包伏"的少见情况。村里老人说有三个好消息,两个要注意的地方,咱抓紧来说说。
先说第一个好消息,今年立秋在下午,算晚立秋。查历史记录发现,这种情况长江流域雨水会比平时多四成。庄稼正愁着旱呢,这时候下雨肯定是好事。老话说"七月立秋秋后油",意思就是这时候下雨收成不错。
第二个好消息是闰六月立秋。虽然今年立秋在闰六月十四,但跟七月立秋差不多。老话讲"七月秋早晚都收",说明这年粮食收成不会差。闰月立秋本来少见,碰上立秋更是少见中的少见。
第三个好消息是立秋这天正好是申月的申日。申属金对应秋天凉气,天气会慢慢凉快下来。不过要注意的是,老话提醒如果这时候打雷,后面可能有干旱,得提前预防。
说完了好消息再说要注意的。第一个是立秋后还有11天伏天,天气不会一下变凉。这11天热过头可能引发干旱,得提前备好水。第二个是立秋后空气干燥,嗓子容易不舒服。监测数据显示湿度降15%,慢性咽炎发病率涨三成。这时候得多喝水,别等渴了再喝。
现在卫星图都能看出来,长江流域这段时间雨水确实多了。农民伯伯已经开始调整浇地时间,有的把最后几亩玉米浇完,有的准备提前收早稻。气象站的同志也忙着测土壤湿度,说要给各地发提醒。
医院呼吸科最近开了不少讲座,教大家怎么补水。最简单的就是随身带杯子,每小时抿两口。北方有的地方已经开始限水,特别是河南河北那边,听说有的村抽井水都得排队。
专家在电视上解释,立秋遇上闰月,加上申金相配,其实是个丰收的好年景。但后半个月的天气变化快,昼夜温差可能拉大。提醒大家早上晚上别贪凉,该穿外套时候别硬扛。
前几天我去菜市场,卖梨子的老王头特意摆了冰柜,说秋燥厉害,冰镇梨便宜卖。药店板蓝根销量涨了,有老板进货时特意多要了两箱。村里大喇叭天天播,让各家检查水管,备好灭火器。
总的来说今年立秋情况特殊,该准备的提前准备,该注意的提前注意,按老经验做该做的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