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预言成真,美国迎来一个首次,贝森特急切求见,中国反而不急了。今天我们来聊聊美国遇到的危机。
日前,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美财政部发布的数据表明,债务的快速积累正将国家推向更深的财政困境。37万亿美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更代表着日益增加的纳税人负担,按照美国3.42亿的人口去算,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身背近80万人民币的债务。
美债突破37万亿美元
财政专家警告称,这一债务水平将极大地影响美国的经济健康。持续的借贷可能推高利率,增加家庭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挤占政府的其他关键优先事务资金,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更多的借贷带来更多的利息成本,导致更进一步的借贷。
市场分析显示,美债增长速度远超历史平均水平,如今大约每5个月就增加1万亿美元。尽管美政府凭借美元的国际地位暂时稳住了美债,但若不加以遏制,国际市场对美债的信心或将在某一时刻彻底动摇,从而引发金融市场的震荡。
而在疯狂增长的美债中,少不了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推波助澜。该法案在今年5月以微弱优势通过,计划延长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措施,并为小费、汽车贷款等提供新的税收减免。同时增加国防开支、为打击非法移民提供资金,并削减了绿色能源激励政策。
马斯克
正如马斯克当时与特朗普闹掰时所说的,这些措施不仅极大推高了美国债务,更给美国公民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债务负担。如今,这一预言正逐渐变为现实。
美债之所以飙升到如今的惊人水平,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的财政赤字、刚性福利支出及对低利率借贷的依赖。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超支运作,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期间,庞大的刺激方案直接推高了国家债务,而且社会福利项目占据了美国财政预算的近6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一负担只会愈发沉重。
此外,让美国民众承受更重负担的还有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日前,特朗普"自爆"他曾就乌克兰问题向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征求建议,欧尔班拿中美贸易战作为类比,称"俄罗斯在战争中击败你,而中国在贸易上击败你"。
特朗普
虽然特朗普装作大度的说出了欧尔班的话,但他说完这话就急忙辩解称"中国不会在贸易上击败美国",还抛出"高关税给美国带来巨额收入"等陈词滥调。当被记者问及与中方的贸易谈判时,他却只用"拭目以待"和"合作良好"来敷衍。
然而,他的说辞很快被高盛的调查报告"打脸",数据显示,今年截至6月,美企承担了64%的关税成本,消费者承受了22%,而在未来消费者将承受67%!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美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称,特朗普政府计划中美"休战"的90天内再次与中方会面。显然,美方想在美债和关税压力的情况下"求见"中国,但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通过各种反制手段取得上风,如今中国反而是不着急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