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投降”了?离开北京后,冯德莱恩跑去苏格兰见特朗普,美决定加税(2)

2025-08-01 18:09  郑州广播电视报

那为什么特朗普还要提这个数字?答案很简单--这不是贸易协议,而是一份"投名状"。美国真正的目标不是让欧盟买能源,而是逼欧盟彻底切断与俄罗斯、中东的能源联系,让欧洲工业永远依赖美国供应。

协议一出,欧洲议会直接炸了。

企业界的反应更真实。宝马加速向中国转移电动车产能,道达尔则通过新加坡转口俄罗斯石油。这些举动证明,欧洲精英阶层早已不信任布鲁塞尔的决策,开始自谋生路。

冯德莱恩的妥协不是偶然,而是欧盟长期战略混乱的结果。过去几年,欧盟一直在三个致命误判中反复横跳:

1. 误判中国:以为能用"市场换技术"逼中国让步,结果稀土、光伏等领域反被卡脖子;

2. 误判美国:以为跨大西洋同盟能换来关税豁免,结果特朗普直接加征30%;

3. 误判自己:幻想在美中之间左右逢源,结果被双方同时冷落。

更致命的是,欧盟的决策机制已经瘫痪。27个成员态度不一致,法国要战略自主,德国怕得罪美国,东欧国家只关心军援。这种分裂让欧盟在谈判桌上毫无还手之力,最终沦为"挨鞭子还是吃耳光"的二选一困境。

冯德莱恩(资料图)

特朗普持续抨击欧盟"占美国便宜",他在苏格兰高尔夫球场会见英国官员时透露,美欧谈判仍存在约20个未解决的"症结点",但强调欧盟"迫切希望达成协议"。

最新谈判动态显示,特朗普政府正对欧盟施压,要求在任何协议中设定15%-20%的最低关税门槛,这一强硬立场正在试探欧盟的谈判底线。

欧盟方面已做出应对安排。据欧盟官员证实,27日上午各成员大使将召开紧急会议,评估谈判进展,并为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可能达成的协议开绿灯。

若谈判取得突破,欧盟将叫停原定8月7日实施的反制措施--该措施计划对价值93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最高30%的惩罚性关税。

如果欧盟执行这份协议,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德国Ifo研究所预测,2025年欧盟可能损失1.2万亿欧元GDP,汽车和化工等核心产业将加速外流。更可怕的是,能源绑定会让欧洲工业永远丧失成本竞争力--美国页岩气价格是俄管道气的2.3倍,这意味着德国化工巨头的生产成本将飙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