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被"蒸鹅赐死",清朝人抹黑朱元璋,其目的不可告人
大明开国功臣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幼年好友,比朱元璋小4岁。
徐达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没有真正上过学。徐达的军事知识基本上是靠自学和实践中积累出来的。徐达为人低调,在朱元璋的众多开国功臣里排名第二,仅次于韩国公李善长,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恣意妄为。就这这样一位忠臣良将,却出现了一个被"蒸鹅赐死"的说法。
很多史书记载,徐达因为功高震主,引起朱元璋的恐惧。徐达晚年患有背疽,忌吃鹅肉,朱元璋偏偏赐蒸鹅全宴给徐达。明朝规定赐宴必须即时食、全食。徐达知道朱元璋的意思,于是流着眼泪把鹅肉吃完,不久毒发身亡。
那么问题来了,吃蒸鹅真的会毒发身亡吗?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并没有背疽要忌食鹅肉的说法。所谓背疽,就是一种人体背部发生的大面积急性化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背部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或汗腺所引发的。
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并不含有导致病情恶化的毒素,反而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营养,因此并无"忌口"之必要。由此可以说"背疽忌食鹅肉"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以今天的医疗水平来讲,治疗背疽病并不困难。但在医疗技术和手段非常落后的中国古代,背疽的治愈概率却是相当之低。
史书上几次出现历史名人死于背疽的例子,如项羽的军师范增、三国里割据荆州的刘表、曹魏政权早期的军事将领曹休、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政权的建立者李克用、两宋时期的老将军宗泽、明嘉庆时期内阁首辅杨一清等人均死于背疽。
背疽病在当时确实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疾病,被成功治愈的可能性非常低,患了背疽无疑于得了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