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戛然而止的伊以冲突,为内塔尼亚胡争取到的政治筹码有限,执政路已处危机,他需要一场大获全胜的战争缓解在国内所面临的政治压力,对远在海外的哈马斯精准出手无疑是个好选择,内塔尼亚胡可借此向国内证明自己面对哈马斯仍有实力,继而实现政权的稳固,同时也可对美示强,用实际行动证明以色列有精准出手的能力,调起美国海湾地区盟友的警惕心。
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一直有心清除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组织网络,顺带边缘卡塔尔的调停角色,明明是中立的调停者,以方却始终觉得卡塔尔偏袒哈马斯,此轮打击,既是因为哈马斯高层,也是因为哈马斯高层是在卡塔尔活动,以色列想实现一举两得,同时完成斩首和边缘卡塔尔两重目标,结果一桩也没实现,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并未在袭击中殒命,卡塔尔也表态会继续调解,奔赴的打击只换来国际社会的激烈反应,看似得不偿失,但竹篮打水的真相,其实是美国的介入。
舆论怀疑美国并不清白,一方面的原因是时间上的对不上,卡塔尔坚持是在袭击发生的10分钟后收到美方警告,若提前获知消息,哈马斯相关人员完全有时间撤离或者躲避,唯一可能就是美国在时间线上说谎,打击行为根本就是美以商量好的而非美官员强调的最后时刻才知情;另一方面,卡塔尔有一万美军以及严密的防空体系,若全力出动,以色列的袭击不可能这么成功,局势能说的通的唯一情况,只会是卡塔尔的美军并没有对来自以色列炮弹进行有效拦截,继而导致了袭击行为的发生。
战争起初真相如何,只有美以心里清楚,但在战后,美以已经出现分歧,首先,袭击发生后,卡塔尔本打算放弃调停计划,美国政府随即向其施加压力,后续卡塔尔就改口称不会放弃调解,强行让卡塔尔充当谈判的关键环节,特朗普是在为美国争取优势,避免中东局势被以色列牵着走,其次,知晓卡塔尔心有余悸,特朗普主动承诺,会开展合作防止以色列再次发动袭击,美国直接出面,直接扼杀了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的可能。
对特朗普而言,中东不能乱,比起斩首哈马斯高层,中东不能发生"寒蝉效应"是更重要的,美国不能跟着以色列冒险,继而让美国多年在海湾国家的布局成空,卡塔尔是开始,也必须是结束,如果连自己的盟友都保护不了,对信誉本就岌岌可危的美国而言无疑又是重创,特朗普必须有所行动,来补在冲突时间线上的漏洞,可内塔尼亚胡的胃口越来越大,"定点清除"失败还遭遇了这么多指责,以色列真的会无动于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