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对乌克兰来说,除了面对俄罗斯的军事进攻之外,还有美国的经济压力,俄罗斯要乌克兰的领土,而美国想控制乌克兰的经济命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和俄罗斯在不同的战略层面和轨道上面。矿产换军援是美乌一直在推进的,但是,显然美国的胃口更大,一方面美国不愿意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当然,美国也不反对欧洲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如果能够向在乌克兰的美国企业提供安保那就更好了。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一直要求乌克兰偿还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军事援助并不是贷款,乌克兰坚持援助不是债务。相比于之前的协议,这一次美国可以说是狮子大开口,除了矿产之外,包括基础设施等投资决策美国也有很大的发言权。对于这样的协议,乌克兰是很难接受的,双方谈判团队进行了视频会议,美国自己也知道要价太高,也做好了乌克兰讨价还价的准备。
关键矿产资源这个事情,随着美乌的磋商而浮出水面,矿产资源其实一直是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重要内容,而乌克兰愿意以关键矿产来换取美国的支持,从而使得关键矿产具有了战略属性,尤其是稀土等资源。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也想用稀土来引诱美国,俄罗斯高官表示,俄罗斯和美国可以在稀土领域进行合作,而且俄罗斯的稀土储量要比乌克兰还要多。围绕稀土问题,俄乌竞相争取美国,也就搅动了稀土产业,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出口国。
直新闻:英国首相斯塔默呼吁要给俄罗斯设立强制性的停火期限,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在特朗普推动俄乌停火的过程中,欧洲的焦虑感陡然上升。一方面,在美国减少对乌克兰援助的情况下,英国等欧洲大国态度鲜明地站在了乌克兰一边,英国和法国举行了多次会议,除了"乌克兰防务国际联络小组"之外,还建立了"志愿者联盟",在北约框架之外形成了援助乌克兰的新联合组织。另一方面,英国对美国表现出了更大的耐心,能够看出英国外交的老道之处,特朗普推动停火,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给予了支持,但是对于俄罗斯停火则保留意见,欧洲国家认为普京是通过停火谈判来拖延时间,为俄军的进攻创造机会。而特朗普最近也对普京的拖延态度表达了不满,斯塔默此时提出设定最后期限,不允许俄罗斯一再拖延停火,设定相关的时间框架,即便不划定日期,也需要推动停火和和平以天或者周为单位向前走。
如果设立最后期限的话,既可以挤压俄罗斯的机会窗口期,减轻乌克兰的负担,如果俄罗斯退出停火协议,美国将会重新回到援助乌克兰的阵营中来,现在英国担任"乌克兰防务国际联络小组"的会议主席国,事实上承担了领导援助乌克兰联盟的角色。另外,欧洲和美国合作给俄罗斯划定时间表,也是给特朗普施加时间压力,而现在特朗普事实上对普京的耐心也被消耗了,罕见对普京表达了强硬的态度。当然,即便特朗普翻脸了,俄罗斯也未必会在压力之下停火,普京一再强调要消除危机的根源,而俄罗斯与西方冲突和危机的根源是历史性的,恐俄和反俄的情绪已经根深蒂固,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领土诉求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绪,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消除危机的根源俄罗斯也需要主动作为,释放善意,而现在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