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案终于判了,下场大快人心,别高兴太早 给大家敲响“警钟”!

2025-11-10 15:48  头条

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能对着一个公众人物骂整整4年,从造谣抹黑到恶意P图,连对方的家人、孩子都不放过。更让人意外的是,她既不是为了钱,也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获刑6个月。

这件事就是最近刚宣判的"大衣哥被网暴案",主角是农民歌手朱之文和一个叫孙某某的50多岁女子。按理说,大衣哥在娱乐圈里向来以老实本分著称,走红这么多年没什么负面新闻,怎么就招惹上这么个"仇家"?这4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她的恶意究竟从何而来?而这场长达4年的网暴,又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一、无冤无仇骂4年?背后原因让人费解

很多人可能会想,这俩人是不是有什么过节?比如生意纠纷、私人恩怨?但根据法院审理查明的情况,大衣哥和孙某某压根就不认识,现实中连面都没见过,更谈不上有什么矛盾。

从2020年开始,孙某某就像着了魔一样,在短视频平台上专门盯着大衣哥"开火"。她给自己的账号起了个网名,每天雷打不动地发布攻击视频,截至被起诉前,一共发了999条,其中80%以上全是辱骂、诽谤的内容。大衣哥接受采访时说,他到现在都想不通:"我又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我,为什么要在网上胡说八道?"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庭审时法官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孙某某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自己被拉进了7个微信群,群里全是攻击大衣哥的内容。可当被问起群主是谁、群里具体是什么人时,她又说"不记得了"。这种牵强的理由,连法官都不采信,说白了就是自己心存恶意,又想找个借口推脱责任。

我真的很难理解这种心态,现实中可能是个不起眼的普通人,一到网上就化身"键盘侠",对着陌生人倾泻恶意。难道骂人的时候就没想过,对方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是别人的丈夫、父亲、爷爷?这种毫无来由的仇恨,不仅害了别人,最后也把自己拖进了深渊。

二、网暴有多恶毒?连老人孩子都不放过

如果只是偶尔骂几句,或许还达不到"犯罪"的程度,但孙某某的所作所为,已经恶劣到了突破底线的地步。她的网暴不是简单的"吐槽",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恶意攻击,手段之狠,让人脊背发凉。

首先是恶意P图恶搞,她把大衣哥的头像抠下来,拼接到底俗、不雅的画面上,然后配上侮辱性的文字,在网上广泛传播。更过分的是,她连大衣哥已故的父母都不放过,拿出老人的照片进行恶意剪辑、诅咒,这对于注重孝道的大衣哥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其次是捏造虚假谣言,她凭空编造大衣哥"出轨""逃税漏税"等不实信息,这些谣言经过她的反复传播,误导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网友。要知道,"逃税漏税"是刑事案件,这种造谣不仅毁人名誉,还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法律风险。

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她把魔爪伸向了大衣哥年幼的孙子。孩子本来无辜,却被她恶意篡改照片、编造不实故事,遭受网友的无端指责。大衣哥后来之所以坚决不接受和解,就是因为对方触及了他的底线:"骂我可以,但是不能伤害我的家人,尤其是孩子,这是我绝对不能忍的。"

这些视频的传播范围还不小,其中29个视频的播放量超过5000次,最高的一个更是达到了21万次。按照法律规定,诽谤他人的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已经构成了诽谤罪。孙某某的行为,显然早已超出了法律的红线。

三、平台多次封禁,她为何还能骂4年?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平台难道不管吗?其实平台也采取了措施,多次封禁孙某某的账号,但她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账号解封后立刻卷土重来,换个马甲继续发布辱骂视频。

这背后暴露了网络暴力的一个痛点:治理难度大、反弹快。网络的匿名性让网暴者有恃无恐,他们可以轻易注册新账号,继续实施攻击。而对于平台来说,每天产生的内容数以亿计,很难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往往是"封了一个,又冒出来一个"。

大衣哥的律师团队也尝试过联系孙某某,想私下沟通解决,避免事情闹大。他们通过短视频平台私信、加微信、打电话等多种方式联系对方,但孙某某始终拒不回应,反而变本加厉地发布更多恶意视频。这也让大衣哥彻底寒了心,下定决心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从2024年5月开始,律师团队开始搜集证据,光是公证这些侮辱、诽谤视频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视频数量太多,他们只能按照热度高低,一共公证了284个视频作为关键证据。直到2025年2月,案件才正式开庭,大衣哥也终于在法庭上见到了这个骂了自己4年的陌生人。

这场维权之路走得异常艰难,前后耗时8个多月,这也让我们看到,普通人面对网暴时,想要维权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忍气吞声,就是因为取证难、耗时长、成本高,但大衣哥的坚持告诉我们:面对网暴,不能忍,也不能退。

四、获刑6个月,这个判决到底冤不冤?

2025年11月1日,徐州经开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孙某某犯侮辱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犯诽谤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六个月。这个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质疑:"才判6个月?是不是太轻了?"

但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孙某某之所以被从轻处罚,是因为她在庭审中自愿认罪认罚,法院才酌情予以从轻处理。

在我看来,这个判决虽然刑期不长,但意义重大。它向所有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暴者必须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以前很多人觉得"网上骂几句不算什么",但现在来看,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一句恶意的辱骂、一个虚假的谣言,都可能构成犯罪。

孙某某被判刑后,还发布了一个道歉视频,在视频里哭着说:"我诚恳地向你们道歉,求求你们停止对我的网暴吧,我现在已经崩溃了,班也上不成了。"看到这里,真的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她当初在网上骂别人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别人的感受?现在自己尝到了被网暴的滋味,才知道后悔,早干什么去了?

这种"鳄鱼的眼泪"根本不值得同情。正如网友所说:"当初你肆无忌惮地网暴别人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今天的下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网暴者也不例外。

五、面对网暴,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大衣哥的案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们遭遇了网络暴力,该怎么办?

首先,要学会保留证据。这是维权的关键,遇到网暴时,一定要及时截图、录屏,保存好相关的聊天记录、视频、音频等证据。如果证据较多,可以到公证处进行公证,这样在法庭上更有说服力。

其次,不要与网暴者争论。很多人遇到网暴时,会忍不住和对方互骂,但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还可能让自己陷入情绪内耗。正确的做法是直接屏蔽、拉黑对方,不给他任何纠缠的机会。

再次,及时向平台投诉。发现网暴内容后,要第一时间向平台举报,要求平台删除相关内容、封禁对方账号。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平台有责任制止网络暴力行为,否则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

最后,如果网暴情节严重,一定要果断报警或提起诉讼。如果网暴者的行为构成了侮辱罪、诽谤罪,或者侵犯了你的隐私权、肖像权,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让网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近年来,网络暴力的事件越来越多,粉发女孩被造黄谣抑郁身亡、寻亲男孩被网暴服药身亡,这些悲剧让我们痛心疾首。据统计,2024年公安机关共办理网络暴力案件8600余起,依法对2500余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行政处罚8500余人。这组数据说明,国家正在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网暴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网络空间需要清朗,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我们不仅要做到不参与网暴,还要敢于对网暴说"不"。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真正成为一个文明、有序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