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制!中国对美加征关税 美股应声暴跌

2025-04-06 15:24  头条

4月2日,特朗普以一纸行政令在全球掀起贸易地震,他在白宫宣布对180多个国家加征关税,中国也未能幸免,叠加此前芬太尼问题的20%关税,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已然飙升至54%。这种"对等关税"政策,名义上是"消除贸易逆差",实则是以单边霸凌破坏国际贸易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连印度洋上的无人岛都被纳入征税名单,零关税的香港地区也被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专家怒斥此举"毫无依据,纯粹是政治操弄"。然而,令特朗普没想到的是,中方的反制来得更快、更猛、更有章法。

中方在短短两天内连出五招,招招精准。第一招是对原产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直接对标美方对中国的高额税率,生效时间仅比美方晚1天。第二招是切断美国关键供应链,将16家涉及航空、军工的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禁止其获取中国两用物项。

第三招是稀土管制,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这一刀可谓直插要害,因为美国对中国稀土严重依赖。第四招是暂停6家美企产品输华资质,以检验检疫问题为由掐断其市场通道。第五招则是在WTO起诉美方,占据国际道义高点,用多边规则反将一军。

其中,稀土管制和全商品加税最具战略意义。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有数据显示,美军的F-35战机每架需消耗417公斤稀土,而中国掌控全球60%的稀土加工能力。此次管制不仅将削弱美国军工产能,更倒逼其高价重建供应链,成本飙升难以避免。而34%的全面加税,则是对美国通胀的精准打击,关税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普通家庭,挤压特朗普政府的民意支持率,加剧民众对特朗普的不满。

为何中方反制如此迅速?首先,中国有底气,有硬实力托底。从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到稀土战略资源,从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到"一带一路"的贸易网络,中方早已不是2018年贸易战时那么被动。

如今中方的"工具箱"里既有关税反制,也有技术限制和规则博弈,甚至能通过沙伊和解、金砖扩容等外交布局分化美国盟友。其次,准备充分,谋定后动。早在特朗普正式上台前,中方就通过对拜登政府的有力反制,展示了中方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以及相应的实力。最后,这次打响"第一枪",也是为给全球"打样"。当欧盟犹豫、日本沉默时,中方的雷霆反击给其他国家注入信心。

面对中方打出的连招,美商务部长贝森特急忙喊话:"关税能否下调,取决于中国是否解决芬太尼问题",言外之意就是可以谈。这种把关税与禁毒议题捆绑的操作,暴露了美方的荒谬逻辑。芬太尼本是美国医药资本滥用处方药导致的社会危机,却成了对华勒索的筹码。

事实上,中国早就将芬太尼类物质全品种列管,而美国至今未有效监管医药流通环节,国内药企仍在大量销售阿片类药物。美方所谓"条件",不过是转移矛盾的烟雾弹。贝森特威胁全世界不许反击,但自己也不好受,受不了特朗普的关税算法,被曝"想辞职,找机会去美联储"。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要求美联储降息救市。美股因贸易战恐慌连续两日暴跌,纳指跌入技术性熊市,科技巨头市值蒸发超万亿,鲍威尔直言"关税远超预期,恐引发滞胀"。这种"先点火后求援"的戏码,恰恰印证了美国霸权逻辑的破产。

中方的反制,不仅是为了捍卫自身利益,更是向世界证明:单边霸凌没有赢家,合作共赢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