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种被经济学家称为"过度特权"的货币突然面临风险。
德意志银行本月早些时候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警告称,美元的避险属性正在受到侵蚀,并可能引发"信心危机"。凯投宏观在一份更为谨慎的报告中补充道:"现在说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更广泛的主导地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质疑,已不再是夸张。"
对旅行者和进口的影响
任何在国外旅行的美国游客都知道,美元走强可以买更多东西,美元走弱可以买更少的东西。现在,法国葡萄酒、韩国电子产品以及其他一系列进口商品的价格可能不仅因为关税上涨,还因为货币贬值。
任何避险地位的丧失都可能以另一种方式打击美国消费者:抵押贷款和汽车融资交易的利率将上升,因为贷款机构会收取更高的利息来承担额外的风险。
更令美国人担忧的是,不断膨胀的美国联邦债务的利率可能会上升,目前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达到美国年度经济产出的 120%,存在风险。
"大多数债务与GDP之比达到这一水平的国家都会引发重大危机,而我们之所以能幸免于难,唯一的原因是世界需要美元进行贸易,"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经济学家本·斯蒂尔表示。"总有一天,人们会认真考虑美元的替代方案。"
事实上已经有国家这样做了,而且必然回得到美国经济竞争对手的帮助。
多年来,中国一直与巴西、俄罗斯和韩国达成仅以人民币结算的农产品、石油和其它商品贸易协议。此外,中国还向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国急需资金的央行提供人民币贷款,取代美元成为最后的紧急融资工具。
关税与通胀
并非所有人都相信美元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美国失去信心。
瑞穗金融经济学家史蒂夫·里基乌托表示,美元疲软反映了对关税导致通胀上升的预期。但他表示,即使投资者不那么愿意持有美元,他们也别无选择。没有其他货币或资产,例如人民币、比特币或黄金,能够满足所有需求。
"当有人想夺走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时,美国就会失去它,"里基乌托说道。"目前别无选择。"
或许如此,但特朗普正在试探底线。
这不仅仅是关税,还有他实施关税的方式,包括多次暂停和拖延。专家表示,这种不可预测性使美国看起来不那么稳定、不那么可靠,也不再是一个安全的货币存放地。
人们也对他的政策逻辑提出质疑。特朗普称美国需要关税来降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些逆差衡量的是商品贸易,而非服务贸易,因此无法准确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在"敲诈"美国(像特朗普所说的那样)。
特朗普还多次威胁要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引发人们担忧他将强制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即使这样做可能会引发失控的通货膨胀。
这无疑是让人们逃离美元的必经之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三表示,他将暂缓采取任何利率举措,特朗普随即抨击他,称"鲍威尔的下台还不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