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欲向全球发出警告:谁给俄罗斯订单,就加500%关税?中印已经被盯上(2)

2025-07-21 17:20  郑州广播电视报

特朗普(资料图)

更关键的是,美国自己也躲不过反噬。中国和印度的商品在美国市场占比不小,尤其是日用品、电子产品这类日常所需。加税后,这些商品价格飙升,美国消费者的钱包直接"缩水"。近年来美国通胀本就居高不下,若商品价格再涨,普通家庭的生活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来说,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苹果、沃尔玛等美企,成本会暴增,利润缩水可能导致股价下跌;若中国和印度反击,对美国农产品或工业品加税,美国农民和制造业同样要吃苦头--就像当年中美贸易战时,美国大豆滞销的情况可能重演。

格雷厄姆的提案看似"精准打击"俄罗斯,实则暴露了美国的矛盾心态。一方面,美西方想通过制裁削弱俄罗斯,但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并未因制裁崩溃,反而因为中俄印的合作保持了稳定。美国既不想让俄罗斯"占便宜",又不想完全切断能源供应链导致全球油价暴涨(毕竟美国自己也依赖国际油价),于是想出"加税"这种折中的办法。但这种做法更像"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俄罗斯可能少赚点,但美国消费者、企业和通胀却要为此买单。

特朗普(资料图)

对中国和印度来说,应对的关键在于"稳"和"变"。中国一直强调反对单边制裁,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同时会继续维护自身能源安全和合法权益;印度则明确警告"别搞双重标准",暗示不会轻易妥协。两国都在寻找更多元的能源进口渠道,比如加强与中东、非洲的合作,降低对单一来源的依赖。但这些都需要时间,短期内俄罗斯能源对中俄印的重要性不会动摇。

这场"500%关税"的风波,本质是美国用经济手段干预国际事务的又一次尝试。但从历史经验看,单边制裁很少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容易引发反制,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中俄印来说,关键是保持战略定力,既维护自身利益,又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反对单边制裁的共识。毕竟,真正的国际合作,从来不是靠威胁和加税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