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印度国内大国沙文主义情绪已经濒临失控(4)

2025-05-22 17:23  观察者网

巴军展示并对比了网上流传的飞机残骸和印军"阵风"的对比图像,强调击落战果的可信度

10日,印巴两国达成停火协议,同意立即停火。13日,印巴相互驱逐各一名外交官员,双方均将对方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指控其从事与官方身份相悖的活动,同时限定对方须在24小时内离境。

本次印巴军事冲突尽管短暂,但期间双方的战损比备受全球媒体瞩目。

5月12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全国讲话中致敬印度军队,宣称"世界见证了巴基斯坦的无人机和导弹在印度面前如同稻草般脆弱,印度强大的防空系统在空中即将其摧毁"。随后,印度从5月13日到5月23日,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

印度举国上下欢庆胜利,美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据《纽约时报》5月17日报道,在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吃瘪后,印度网上反而弥漫着大量的"胜利式的假消息",其中包括虚假的简讯、meme图(类似中国网络文化的表情包)、误导性的短视频、AI发布的帖文等等。

报道称,比假消息泛滥更让人担忧的是,过去这类内容还只是在缺少核查机制的社交平台上传播,但当前许多印度主流媒体也开始报道这些假新闻。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毛克疾提到,耐人寻味的是,莫迪政府面对外界对停火真实原因的猜测,并未选择及时澄清背后考量,也未对特朗普的"调解"言论予以正面回应。相反,其采取放任态度,任由各种猜测持续发酵,企图借此维持"赢学叙事",从中谋取政治红利。

毛克疾称,这种做法必然导致不信任大范围蔓延和阴谋论泛滥。正因如此,一线外交人员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爱国网民"宣泄情绪的对象,而其家庭成员信息及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也遭恶意曝光。

他认为,这次令外界深感困惑的事件,不仅暴露了印度国内大国沙文主义情绪已濒临失控,更折射出莫迪政府内外政策中潜藏的极大风险。

毛克疾称,此次网暴事件的深层原因,离不开莫迪政府长期以来推崇的"赢学叙事"。自2014年上台以来,莫迪政府通过高调宣传军事胜利和外交成就,成功塑造了"强大印度"的形象。这种叙事虽然能短期内凝聚民意,提升莫迪政府的支持率,但也埋下了极其危险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