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过得真快,今天已到了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立夏节气。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是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所以立夏一到,天气就变得炎热起来了。大家应该还记得假期的头两天,西安、河南等地就迎来了接近40度的高温天。
最近总听说"今年将迎来60年一遇是超热夏天",这是真的吗?其实老祖宗早就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农事生产总结出了一套经验之谈。这就是农谚说的"夏天热不热,就要看立夏",因为立夏是夏季的开始,立夏的天气直接影响整个夏季冷热、旱涝的发展情况。来看看具体是什么样的。
农村老人总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意思就是如果立夏不下雨,那就预示着后续天气比较热,会干旱少雨,影响耕作生产,农具闲置。
夏季通常在农历5-7月,今年由于闰月的缘故有两个六月,所以今年的夏季格外的长。而夏天最热的时候又是在三伏,有句老话讲"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但是今春天气候异常,会不会引发夏季极端天气?而且闰月等特殊年份也会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今夏炎热的预警并非空穴来风。
"立夏热得慌,三伏如火烧"
这是说,如果立夏当天异常炎热,那就预示着三伏天会酷热难耐。这也反映了气候持续性的特点,早期高温可能预示夏季整体气温偏高。
立夏晒死蛇,大暑热死牛
立夏时节,太阳直射点北移,地表温度快速升高。蛇类作为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变化,在持续高温下极易脱水死亡。农谚用"晒死蛇"的夸张说法,警示人们此时要防范突发性高温。这个时期正值春耕向夏管过渡,农民要注意灌溉保墒,预防"五月旱"。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立夏时阳光毒辣到能"晒死蛇",那么大暑时高温可能达到连牛都难以承受的程度。这是种夸张的说法,也提醒农人要合理安排劳作时间,避免正午曝晒。
与此类似的农谚还有,"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夏不下雨,那么三伏天就会酷热;如果重阳(农历九月)无雨,那么冬季就少雨雪,晴天多。
农谚不是百分百准确的,但却是古人经过长时间观察与实践总结出的经验,具有参考价值。今夏会异常炎热吗?我们可以多多观察节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暑准备,平安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