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娃哈哈家族争产案闹得沸沸扬扬,子女们为了21亿信托基金在境外打官司。
但真正值得深挖的是宗家那上百亿境外资产从何而来。
表面看是豪门恩怨,背后牵扯的资产来源问题才该被关注。
查了工商信息才发现认知被颠覆了。
娃哈哈集团至今仍是杭州上城区国资控股46%,2000年改制时宗庆后花六千多万拿到29.4%股份。
算笔账就知道不对劲:按国资股东24年分红50亿推算,宗家这些年分红最多十几亿。
那存进汇丰信托的130亿人民币从哪冒出来的?
关键线索在那些海外离岸公司。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宗庆后用恒枫贸易等十几家境外公司控股了45家"影子娃哈哈",最著名的宏胜饮料由宗馥莉全资持有。这些企业承接了集团大量代工业务,重庆涪陵公司二十年前就开始生产纯净水。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离岸公司注册地都在开曼、维京群岛这类避税天堂。
老爷子当年解释是为避税增效益。但2010年达能纠纷时就曝光过他在境外开账户,这次直接牵扯出百亿级资金池。对比他生前"年花5万"的人设,实在令人费解。更值得追问的是,国资背景的企业里,私人如何搭建出平行商业帝国?
现在某些讨论跑偏了。盯着三个美籍孩子没意义,重点该查境外资产流动路径。当年国企改制时有没有违规操作?平行公司是否转移了集团利润?这些才是涉及公众利益的核心问题。普通网友都能嗅出不对劲,监管部门更该行动了。
豪门争产不过是水面涟漪。百亿资金如何穿越外汇监管沉入海外账户,才是沉在湖底的真问题。当首富家族用离岸架构编织资本迷宫时,公众有权利知道:这些钱究竟沾着谁的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