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炮技术能用电磁力把弹丸加速到超高速度,射程远、威力大,是未来战争的"杀手锏"。可就在我国好不容易在这领域领先一把的时候,一位顶尖专家却在3年里向美国卖了20条核心情报,直接把国家安全和科研心血给葬送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电磁炮领域的张建革。
天才专家的堕落轨迹
张建革从小就对科学着迷,尤其爱钻研电磁学。凭着过硬的本事,他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进了郑州713研究所,成了高级研究员。电磁炮炮管烧蚀问题卡了全世界脖子,张建革却带着团队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让我国在这技术上站到了世界前列。
2011年,国家看他有潜力,派他去美国交流,想让他多学点国际先进经验回来。可谁想到,这趟出国成了他堕落的起点。在美国,他认识了个叫"杰克"的家伙,自称是军方技术顾问,对张建革的研究特别"感兴趣"。张建革家境一般,女儿留学的事一直是他心里的坎。杰克看准了这点,抛出重磅诱惑:每小时200美元的"咨询费",加上资助他女儿出国留学的承诺。张建革犹豫再三,最终没扛住。
回国后,他表面上还是那个埋头科研的专家,背地里却开始给美国当"内鬼"。一开始,他挑些不太敏感的数据发给杰克,换来第一笔3000美元后,心里又兴奋又慌。但钱一旦收了,就不好回头。他胆子越来越大,核心机密也敢卖,用加密U盘、出国交接、死信箱这些手段自以为藏得深。结果,国家安全部门早盯着他了。2014年,他准备再次出国时,在机场被抓了个正着,行李里搜出涉密U盘和文件。2015年10月,郑州市中级法院以间谍罪判了他15年。
情报泄露的严重后果
张建革这3年卖了20条情报,每条都是电磁炮项目的命根子。比如,他把炮管烧蚀的解决方案泄了出去,这可是我国领先全球的技术,美国拿到后直接省了好几年的研发时间。还有电源系统设计,电磁炮得靠强大电能驱动,我国在这块的创新全被他卖了,包括电路图和性能参数。
他用职务便利在办公室偷拍文件,拷数据到U盘,还借着学术交流的名义出国跟杰克私下碰头。为了躲监控,他用美国给的加密工具,深更半夜通过匿名服务器传数据。可再狡猾也逃不过法眼。安全部门从数据流量和通信记录里发现了猫腻,调查几个月后把他锁定。
国家投了几个亿,科研人员熬了无数个通宵,好不容易领先一把,结果全被张建革给毁了。项目进度被拖慢,技术优势没了,连国外学术论文里都出现了跟我们高度相似的内容,明显是美国消化了情报后的"反哺"。电磁炮要是上了战场,本该是我们的杀手锏,现在却可能被对手提前破解,战略威慑力大打折扣。
教训与防范刻不容缓
国家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得绷紧。他不是天生就想叛国,是被美国间谍一步步套进去的。他们用钱、用生活诱惑、用亲情软肋,把他拉下水。说明光守住技术不行,人心也得管住。
首先,张建革再牛,也有经济压力和家庭需求,安全部门得定期查查这些人的生活状况、社交圈,看看有没有被外人钻空子的可能。其次,有些科研人员觉得泄密离自己很远,或者压根儿没见过间谍。单位得常搞保密培训,用真实案例告诉大家,间谍有多狡猾,后果有多严重。
技术防护也得跟上。张建革能随便把涉密材料带出去,说明管理有漏洞。得弄个双人核查机制,谁查资料谁批,谁带东西出去都得登记。办公室的设备也得管严了,别随便让人拍照、拷数据。国家这几年已经在行动了,安全部门的反间谍能力提了不少,用大数据分析异常通信,效果挺好。思想教育也没落下,爱国主义和职业操守天天讲,科研人员脑子里这根弦绷得比以前紧。
老百姓也有责任。国家安全不是光靠政府,我们每个人都得留点心。身边要是有谁老打听敏感事儿,或者莫名其妙给钱给好处,赶紧举报。央视《焦点访谈》老曝光这种案例,大家多看看,心里就有数了。
未来防间谍,得"里外一起抓"。对内管好人、看好技术,对外狠狠打那些伸手的家伙。我们跟俄罗斯、朝鲜这些朋友关系得保持好,国际上多配合,情报战才能打得赢。张建革这事提醒我们,和平年代也有暗战,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