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列装9艘核潜艇的"成绩单",是依赖于俄对国防工业的集中投入,但这种"倾囊建设"难以为继。现在,能源出口仍是俄罗斯经济支柱,而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又让俄军费的持续性存在疑问。更关键的是,现代化舰队不仅需要装备建造,还需配套的维护体系、人员培训和基地建设,这些"隐性成本"同样考验经济耐力。
普京的海军现代化计划,既是对俄罗斯海军地位下滑的应激反应,也是大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但战略诉求与经济实力的落差,让这场"水下雄心"的实现充满变量。如何在有限经济条件下实现宏伟的海军现代化目标,将是俄罗斯未来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将深刻影响全球海军力量格局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