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万青松】
继2月12日与普京通话之后,2月16日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国际机场接受采访时,特朗普表示自己将"很快"与其会面。不仅如此,彭博社2月1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特朗普政府已告诉欧洲官员,希望推动俄乌冲突在今年复活节(4月20日)前实现停火。
在特朗普的搅动下,近期关于俄乌话题的活跃度显著上升,从乌克兰总统的急躁不安并多线出击,到西方媒体的密集舆论造势,再到特朗普及其团队对俄乌进行试探性的"双向施压",都可以看出俄乌冲突似乎正迎来新的转折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是"停火方案",而不是所谓的"持久和平计划",这个"停火计划"在特朗普的话语中等同于"交易"。
就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外界看到的更多是一幅不完整的初步"停火路线图",主要由特朗普团队高官所发表的一系列声明构成。如特朗普任命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其中要么提出美国推动停火的一些主张和举措,比如,停战应该是一个对俄乌两国都有利的短期解决方案;俄乌应在100天内停火,不希望乌克兰变成第二个阿富汗;要对美国援乌超过1740亿美元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乌克兰应在2025年停战之后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要么是对乌克兰试图按照自己的条件实现和平的拒绝,比如乌克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获得核武器。
最新的表态是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在"乌克兰防务问题国际联络小组"会议上所作出的,他进一步强调,"乌克兰恢复到2014年前的边界不现实;乌克兰在与俄罗斯和谈后加入北约不现实;乌克兰的持久和平必须得到安全保障,但欧洲和非欧洲国家军队作为维和人员被部署到乌克兰不能算作是北约的任务,不受北约集体防御条款保护;美军不会被部署到乌克兰。"
美国防长海格塞斯 路透社
与特朗普政府不停重复"俄乌冲突必须结束"平行的是,美西方媒体每天会以重要部门泄密的形式,猜测特朗普究竟会如何处理乌克兰危机。泄密的基调也是两极化的:从深感失望到难以置信的乐观,其目的是混淆停火的舆论,从而增加停火谈判准备工作的难度。
从欧洲来看,一方面,大多数欧洲政治精英仍不希望达成妥协方案,芬兰总统斯图布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表态就具有代表性,乌克兰的和平只有在三项原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独立、主权(加入北约或欧盟的权利)和领土完整。另一方面,特朗普需要的是具体的结果,而不是毫无结果的意见交换,像马克龙、朔尔茨那样与普京谈上100个小时,最后还可能是一无所获,这种徒劳导向并不适合特朗普。
但是,欧洲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俄美背着他们谈判,因为特朗普与普京直接谈判,将导致西方封杀俄罗斯完全失败,包括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因此欧洲不仅要考虑如何与特朗普的停火协议挂钩,还可能会面临承担更多维持停火开支的财力和人力负担。而这些最终都要服务于特朗普试图迅速达成结束乌克兰冲突的协议,使美国抽身欧洲的优先布局。
从乌克兰来看,泽连斯基就谈判发出了相互矛盾的信号:一方面,泽连斯基不排除与普京对话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其他实现和平的途径,如果乌克兰人认为有必要,谈判是可能的;他还强调应尽快实现和平。另一方面,泽连斯基强烈反对举行美国要求的总统与议会选举,看上去是拒绝特朗普希望的乌克兰新政府和乌克兰新总统(或连任总统)与俄罗斯签订可能的和平协议。这种矛盾的政治表态背后,显然是泽连斯基意识到乌克兰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希望尽快结束冲突,不愿解决问题或延长战争状态将导致乌克兰国内的不满情绪加剧,因此泽连斯基不得不准备妥协。
2月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向路透社记者展示乌克兰的矿产分布图。 路透社
从俄罗斯的角度,官方在公开层面并不排斥、拒绝谈判,也明确基本条件是基于2022年伊斯坦布尔协议和新的"现实"。在当前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态势下,既然特朗普主张外交手段解决乌克兰危机,并愿意考虑俄罗斯的要求,既然实现"特别军事行动"所有目标还需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既然边打边谈并不会导致俄罗斯失去到手的东西,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不利用当前这个以较小代价和损失实现目标的机会呢?即使这个停火协议很可能是战术性、有时间限制的(最多也就是四年),且与俄罗斯要求美国拿出解决冲突根源的长期解决方案存在差距。
但很显然,俄方可以对停火谈判持有比较灵活的态度,是因为特朗普的"自由时间"充其量只有两年。一些俄专家认为,如果共和党在2026年国会中期选举中失败,特朗普的政策将变得更加谨慎,并以美国国内议程为导向。与此同时,持灵活态度意味着停火谈判存在妥协空间,比如俄罗斯以保护士兵生命的崇高理由调整谈判条件;再如,以修改《宪法》的形式重新固定现有"公投入俄"的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边界,但将乌军占领的部分库尔斯克领土纳入谈判是很难被俄方接受的,等等。
当前,俄方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美国对其核心关切给出明确(非拜登式的模棱两可策略)且可核验的回应,包括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安全保障、承认克里米亚,以及一系列金融和经济相关的问题等。
俄罗斯对停火谈判持相对灵活态度,既不意味着放弃"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更不会回到2022年前的旧世界。对普京而言,全球大变局背景下更重要的议程是"本国优先+让俄罗斯再次伟大"。从俄罗斯历史的"战争-改革"周期来看,以2024年总统大选为标志,俄罗斯开始为向"新改革时代"的平稳过渡创造有利条件。
有意思的是,2025年恰逢戈尔巴乔夫推动的"改革与新思维"四十周年。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将为俄罗斯的内部转型提供新的机遇,同时明确指出这轮"新改革"能否持续深化,不仅取决于精英阶层在改革和动荡时代能否时刻保持冷静头脑,也取决于乌克兰危机的走向和全球局势的新变化。
俄媒报道普京与特朗普2月12日通话
就近期而言,影响俄罗斯国内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026年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当前俄国内已紧锣密鼓地筹备明年的这场选举活动。在此大背景下,如果马上停战并放弃部分"特别军事行动"目标,那意味着改革进程很可能受到重大影响,尤其是一些俄罗斯精英依然受到"结交"特朗普的诱惑,"特朗普因素"可能会被俄国内政治势力利用,进而引发其内部冲突的严重危险,最终影响到关系俄政局稳定的"顿巴斯共识"(反西方统一战线,类似于2014年因收回克里米亚获得精英与民众广泛支持的"克里米亚共识")的凝聚力。
政治精英层面的"顿巴斯共识",尤其体现在杜马五大党不仅一致赞同普京的路线(包括"特别军事行动"),也在总统选举中给予普京大力支持,进而确保进入下一届国家杜马,并获得适当的国家资助。
此外,全俄舆论研究中心的社会学专家认为,2024年的大选投票结果和普京的高支持率表明,"顿巴斯共识"仍是团结所有爱国力量的主要政治平台,且不再是短期情绪化的"围旗造势",而是政治体制的一种稳定状态。俄专家们注意到,2024年总统大选的结果创纪录地形成"普京超级多数",即使是对政治体制具有潜在风险的事件也没有导致抗议情绪的增加,因为形势的消极性并没有转化为大规模的抗议行动。
鉴于此,借用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工作的知名俄裔冷战史专家谢尔盖·拉德琴科的话来说:"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是普京的明智之举:如果我是俄罗斯领导人,我会继续战斗。普京认识到了乌克兰和西方面临着明显的问题,因此,半心半意的解决方案并不适合他"。甚至"流亡"到西方、强烈反普京政权的一批俄罗斯政治、经济学家,近期也一再撰文指出,以目前俄罗斯的军事和财政储备,继续维持一年的军事行动不会导致灾难性问题。而这个时间点恰好与明年的杜马选举吻合。
基于上述分析,此次俄乌开启谈判的基准很可能是停火,似乎难以指望其达成长期和平协议;甚至对可能的停火协议的理解也要进行修正,尤其需要注意到特朗普对协议的理解与通常政治意义上的协议存在差别。
俄罗斯专家认为,作为一名商人,特朗普注重的是快速的实际效果,任何对细节的退缩都是浪费时间,会分散注意力。特朗普宣布自己的利益,同时表明他认为合作伙伴的合法利益(即他自己愿意做什么),这就是协议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交易是目标,一旦达成,问题就结束了。
但俄专家也指出,像乌克兰这样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和文化经纬的长期混合冲突,特朗普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显得捉襟见肘,因此他倾向于采取"一切都应在对话中直接决定"的"即兴表演"策略,这种战术适用于特朗普急于与普京进行面对面会谈,甚至迫不及待地宣布他可能在沙特与普京举行会谈。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很难指望乌克兰危机得到长期解决,大家都在谈论和平,但可能等到的是"停火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