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立冬已经过去6天了。据悉,今天是公历11月13日,农历的九月二十四。此时风好似突然换了副模样,不再如先前般轻柔,而是像个任性的孩子,带着凛冽的脾气横冲直撞,让人不得不穿上厚衣服来抵抗。而明天我们就将迎来农历九月二十五,这不仅是立冬过半的节点,还是民间一个备受关注的日子。具体指啥?一起来看看吧。
明日九月二十五不一般
首先,农历九月二十五这天是十二建星中的建日。十二建星是古代星宿学中用来择日的说法,而建日是其中的第一天,有着事情未建之初始的意思,象征着万物初生、能量积聚,代表"开始的力量",但因其能量强盛,为此就被古人认为是不吉之日,也就属于黄历中的黑道凶日。因此需要大家注意谨慎行事。

其次,农历九月二十五这天,还是民间一年一度的"杨公忌日"。杨公忌日,属于风水术语,又称杨公十三忌主要由十三个日子组成,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而九月二十五就是其中一天。
那么杨公忌日是怎么产生的呢?
提及杨公忌日,民间流传着三种广为熟知的说法。一种是杨筠松风水推算说。据悉,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依据二十八星宿顺数,推算每年十三个"室火猪日"为凶日,告诫民众避免嫁娶、出行等大事,后称"杨公忌日"。
另一种是杨家将纪念说。据悉,北宋杨家将随宋太宗征辽,兵败金沙滩(正月十三),伤亡惨重,"十三"谐音"失散",民间为纪念忠烈将败战日定为忌日,后扩展为十三个日期。
还有一种杨公自夸遭惩说。古代杨公有十三子,口出狂言称"月死一子仍有余",因此触怒天神,致儿子从正月十三起每月离世,而且这一年恰逢闰月(闰七月),导致连续去世两子,这样十三个月里其子竟陆续离世,最终只剩他孤苦伶仃,后来人们就以其子忌日作为警示,也就有了杨公十三忌之说。

而对于这一天而言,民间就有了很多的讲究,其中,老一辈人都说,无论多忙,提醒大家:1不出,2不结,3不说,4不做。具体指啥?
提醒大家:1不出,2不结,3不说,4不做
1不出:不外出
这里的不外出,并非指的是不出门,而是说不建议远行。据悉,古人认为这天是个"凶日",外出远行不吉利,尤其是易遇意外或灾祸。而且在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出行多靠车马,因此远行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夜晚赶路,这样为了出行顺利,就会选择吉日进行,以取自吉祥。为此就有了杨公忌日不外出的说法。
2不结:不结婚
婚姻被视为"终身大事",古人坚信"吉日催吉兆",而对于这天而言,由于属于建日,不是一个吉日,为此老人都认为不适合结婚,容易导致婚姻不幸福。而且这天还是杨公忌日,有着很多悲惨的故事,为此古人因忌讳心理,选择避开这些日子结婚以求安心。这与古代传统文化有关,如今人们依然秉持着这一讲究,为的就是有个好彩头,让婚姻幸福和谐。

3不说:不说大话
这里的"不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炫耀自满、夸夸其谈,避免因言语招妒或引发是非;二是不口出恶言、与人争执,尤其是注意口舌之争,避免因凶日的氛围导致矛盾升级。这些说法也都是源于杨公忌日的由来,在当下也深受大家重视。而且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再这样的日子里,就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辞。
4不做:不做大事
这里的大事,多指开业、搬家、投资等。据悉,由于这天属于"凶日",而且还有事情未建之初始的说法,就意味着有"开头不顺,后续难成"的意思。因此这天就不适合进行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免出现不顺的情况,导致事情难以成功。此外,这天还属于杨公忌日,本身就是一个按部就班度过的日子,为此也不适合进行大的活动。

看得出,农历九月二十五这天,在民间确实有着很多的不一般,值得大家去了解和学习。
总结,明天就死杨公忌日了,希望大家都能尊重传统,按照传统行事,避免触碰忌讳,让自己和家人可以安安稳稳、平平安安度过这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