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还没结束,第二个“乌克兰”浮出水面?特朗普对普京摊牌(2)

2025-10-16 18:14  头条

虽然俄方坚决否认,但这一连串指控,已让摩尔多瓦社会极度撕裂--亲欧派把俄罗斯当作一切动荡的根源,而亲俄派则认为政府"借反俄之名行清算之实"。选举虽然结束,但争论没有结束。路线之争仍在继续,摩尔多瓦的未来方向,也在这种撕裂中失去了稳定。

而就在克里姆林宫警告摩尔多瓦之际,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特朗普也亮出了新底牌。当地时间10月12日,在飞往以色列途中,他对随行记者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俄乌冲突无法解决,我可能会告诉普京,我要给乌克兰'战斧'导弹。"这句话如同一枚外交炸弹。要知道,"战斧"是美国制造的亚音速远程导弹,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从乌克兰发射,理论上可打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战斧"牌是其极限施压策略的延续。美方参与斡旋巴以冲突取得初步成果后,欧洲和美国政府部分官员希望特朗普吸取教训,加大对俄施压力度。除导弹外,美方可能选项还包括加强对俄经济制裁和能源出口遏制。

不过,这种极限施压的风险同样显著。俄罗斯已多次划出红线,若"战斧"导弹入乌,俄乌冲突将实质性升级。更现实的问题是,乌克兰是否真的具备使用这款高技术武器的能力?从训练到维护,从目标选择到作战协同,"战斧"导弹的引入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特朗普在会晤泽连斯基前的表态,更暴露了其策略的摇摆性。

总的来看,摩尔多瓦的未来,取决于俄欧博弈的平衡点何时出现。若亲欧派政府能在加入欧盟谈判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缓解国内经济困境,或许能避免成为第二个"乌克兰"。至于特朗普的"战斧"威胁,则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局。它可能迫使俄罗斯在谈判中让步,也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军事升级。在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四个年头的当下,任何一方的误判都可能将整个欧洲拖入更深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