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险敌人出现,不是美国!德国外长公然叫板,中国3海域拉警报

2025-08-23 17:29  头条

最近德国新上任的外长约翰·瓦德富尔搞了个大动作,上任没几天就直奔日本,跟日本外相岩屋毅开了个会。这会还没开完,他就开始放话了,说什么中国在台海、南海、东海越来越"攻击性",还扯到欧洲安全,要跟日本联手"应对中国"。最气人的是,他选了个敏感时间点--9月3号,正好是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日子。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直接怼回去,说这叫"挑动矛盾、渲染紧张",一句话把德国这套把戏戳穿了。

瓦德富尔想让中国答应三件事:第一,别跟俄罗斯正常做生意;第二,别管稀土、镓这些材料出口;第三,别在台海和近海维权。翻译成人话就是,德国要中国在能源、产业、安全上全让步。但这三根线经不起细看。

先说第一根线,俄乌问题。瓦德富尔硬把中国跟俄罗斯的能源贸易说成"支持俄罗斯",还暗示中国得跟德国日本一个立场。问题是,中国从头到尾都没给俄罗斯军援,连欧盟自己都承认这点。再说欧洲当初缺能源的时候,谁不是抢着买俄罗斯的油气?现在倒好,德国自己买俄罗斯能源时急得跳脚,现在倒打一耙说别人不对,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第二根线是供应链。瓦德富尔说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影响德日芯片产业,鼓吹"去中国化"。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主要针对军工领域,民用出口根本没卡脖子。德国自己给乌克兰送了这么多武器,军工产业消耗的稀土可不少,现在缺货了反而怪中国,这不是甩锅是什么?更别说德国车企像大众、博世这些,生产线全跟中国供应链绑在一起,真要断了,工厂停工、工人失业、车价暴涨,最后倒霉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第三根线是台海和南海。瓦德富尔把中国维护主权说成"攻击性",还扯到欧洲安全。但台湾问题根本不需要解释,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德国之前还承诺过坚持这个原则,转头就跟日本叫嚣"单方面改变现状",这不是打自己脸吗?再说德国离中国那么远,南海跟他们有毛关系?德国自己统一的时候喊着"国家统一",现在轮到中国维护主权,反倒跳出来指手画脚,这不是典型的"双标"吗?

更讽刺的是,瓦德富尔选在9月3号这么敏感的日子搞事,中国当天正好要搞大阅兵展示国防实力。德国这是故意要给中国添堵,还是想趁机蹭热度?毛宁那八个字的回应够狠,但德国这招其实挺蠢的。

为啥德国要这么干?无非是现在德国政府换了思路,以前默克尔时代还知道跟中国做生意,现在越来越听美国的,说什么"去风险"。德国政客里搞安全的人多了,像瓦德富尔这种搞国防出身的,就爱在"印太战略"上显摆。但问题是,喊口号容易,真要落实,德国企业可不答应。

比如德国车企,他们跟中国贸易额每年2500亿欧元,生产线全依赖中国供应链,真要"去中国化",订单砍了,工厂停工,工人失业,最后倒霉的是德国自己。再说欧盟内部也不团结,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还在跟中国谈合作,德国自己内部基民盟和社民党也有分歧。

日本倒是挺配合,这些年一直喊着"经济安全",从半导体到军事同盟,跟德国一拍即合。但问题是,德日当年是二战轴心国,这段历史在亚洲可没人忘。德国现在天天讲战后反思,日本却还在参拜靖国神社,这种历史包袱背出来,别人能信他们讲的"安全"吗?

有人问中国是不是该强硬反击?其实不用。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够直接,毛宁那八个字把德国这套把戏说透了。至于行动,中国早有准备,比如稀土出口管制,该卡的时候就卡,但不会无端端搞对立。

德国这波操作看着凶,实际经不起现实考验。他们喊着"去中国化",但德国车企生产线全在中国,真断了供应链,工厂只能停产。再说中国阅兵展示的联合作战能力,就是告诉外界:想在舆论上压中国,可以,但军事上别太嚣张。

现在看,德国这招更像是给自家政客脸上贴金,对外挣存在感,对内交差。但玩这套早晚要吃苦头,毕竟市场和历史都不会惯着他们。中国的态度很明确:该谈的谈,该守的守,底线碰不得,但也不会主动惹事。

这事儿最后就看德国自己了,是继续跟着美国瞎搞,还是让经济现实拉回理性?反正中国市场这么大,德国企业离不开,早晚得算清楚这笔账。至于日本,一边喊安全一边背着历史包袱,别人听着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