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贵了不说,还打不过歼-10C?"这是不少印尼网友在看到印巴空战战果后,对本国采购法国"阵风"战斗机订单发出的质疑。原本顺利推进的81亿美元军购大单,如今却在舆论压力下突然出现转折。据《南华早报》5月14日报道,印尼政府已开始重新审视和法国此前签署的"阵风"订单。这背后,既是对武器性能的怀疑,也是一次难掩的战略摇摆。
▲《南华早报》的相关报道
首先要明确,印尼原本采购"阵风"战机是出于对其空军整体老化的担忧。目前,印尼空军主力战机包括33架F-16、16架苏-27/苏-30,以及数量不多的鹰-200和"超级巨嘴鸟"等轻型战机。这一结构不仅缺乏体系化作战能力,还面临着机型老化、维护困难等现实问题。2022年,印尼决定砸下重金,从法国引进42架"阵风"F4型战斗机,试图一次性完成空军现代化的大跃升。
然而,正当印尼准备迎接首批6架"阵风"交付时,来自南亚的枪声响起。5月7日的印巴空战中,印度空军出动的"阵风"战斗机在与巴基斯坦歼-10CE对峙中惨遭"团灭"。据巴方通报,至少3架"阵风"在超过180公里的超远距离上被霹雳-15导弹击落,印度则对这一战果保持回避态度。但战机残骸照片、飞行员伤亡信息乃至外媒侧面佐证的持续披露,已让"阵风"的神话在国际市场上逐渐瓦解。
▲印巴空战中被击落的印度接收的首架"阵风"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