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么做是想多个筹码,但可能只会让中国更强硬”

2025-07-16 14: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邵昀】作为征收潜在关税的"前奏",美国商务部7月14日宣布,已对外国进口的无人机和多晶硅启动所谓"国家安全调查"。

这正值中美"互缓关税截止日"前夕,香港《南华早报》15日分析,华盛顿或希望借此在对华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但报道同时援引专家看法说,对特朗普政府而言,这也许是把"双刃剑",因为即使真的施加关税,其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也不会是"实质性"的,倒是可能强化中方内部的强硬声音。

"就算关税落地,对中国产业也没有实质性影响"

美商务部是根据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发起上述调查的。《南华早报》指出,虽然美方声明并未明确点名中国,但中国企业在这两项调查所针对的商品--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多晶硅及其衍生品--的产业中均占据主导地位。多晶硅即太阳能电池板和半导体的关键材料。2023年,全球多晶硅供应中,中国产量比例高达92.08%。

根据该条款,一旦美商务部的调查认定相关进口商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总统特朗普就将有权对其征收额外关税。此前,特朗普曾利用232条款对外国进口的钢铁、铝和汽车征收关税。他上周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也是源于另一项"232调查"。

据悉,美国商务部长将在270天内提交调查结果。期间,美国政府将向公众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8月6日。

一名美国士兵在使用大疆无人机 美军照片

不过,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中国中心高级顾问、常为跨国企业提供中国战略咨询的裴睿东(Alfredo Montufar-Helu)认为,调查也可能给特朗普政府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他坦言,如果华盛顿将调查用作未来对华贸易谈判的筹码,他也"不会感到意外",但这个做法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根据5月14日发布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将在90天内互相暂停实施部分关税。这意味着此措施将在8月12日到期,故外界普遍将此视为所谓中美"关税休战最后期限"。裴睿东称,鉴于此,中美双方均对通过长期解决方案缓解局势感兴趣。"这不仅出于经济考量,还因为中美两国均有战略利益,需要争取时间以减少对外依赖。"

然而,裴睿东表示,即使这项调查最终导致美方征收关税,其"对中国(相关)产业也不会有实质性影响",这使得当前的主要问题变成了,美方调查"可能会强化中方内部更偏强硬派的声音,从而使中方未来的贸易谈判立场变得更加强硬"。

今年4月,美方对华加征畸高关税后,中国也以大幅加征关税作为回应,将对美输华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从34%、84%提高到125%,并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总计27家美国实体被各自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6家美国企业产品被暂停畜牧产品输华资质。此外,期间中方依法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措施,也受到海外关注。

随后的5月,美国多个港口货运量暴跌,拉响了业内警报。5月7日,美国第二大集装箱港西雅图港表示,该港当天到港的集装箱船数量为零,属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度发生此情况。长滩港、洛杉矶港等美国最繁忙的港口货运量与平时相比下降超过30%,下辖上述两港的美国圣佩德罗湾港区的官员一度表示,在过去的12个小时里,没有任何货船从中国启航前往这两个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7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暗示,原定于下月到来的中美"关税休战最后期限"具有灵活性,并强调中美之间的谈判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

难以动摇的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无人机的"追剿"早在2016年已经开始,当时有美国议员以"网络数据安全"为由,提案限制大疆。2017年,美国国防部又以"或向中国政府提供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和执法数据"为由,把大疆列入制裁清单。2019年5月,美国政府再度禁止美国联邦机构购买被确认具有"安全威胁"的国家制造的无人机,并禁止使用联邦资金购买大疆无人机。

去年12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NDAA),其中虽然没有如此前预料的那样,纳入所谓的"反制中国无人机法案",但法案授权"适当的国家安全机构"在一年内(即2025年底前)确定大疆等中国企业生产的无人机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不过,美国的媒体、智库都承认,即便如此,中国仍是商用无人机领域"公认的全球领导者"。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去年12月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占据了美国商用无人机市场90%的份额,以及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80%的份额。按照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出口了372万架无人机,出口额约为21亿美元。

此外,中国在小型锂离子电池等无人机部件的生产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CSIS称,若按产能计算,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电池制造商。据《南华早报》,市场研究公司"无人机行业洞察"(Drone Industry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即使是中国以外的无人机公司,也依赖中国企业提供一些在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零部件。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7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名农民准备使用大疆无人机对农田进行施加覆盖作物 视觉中国

"尽管努力多年,美国无人机制造商始终无法动摇大疆在全球近90%、美国约70%市场的垄断地位。"美国Inc商业杂志在去年11月的一篇文章中说,一些美国本土制造商都因此被迫放弃消费级市场。例如,大疆在美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Skydio2023年决定逐步停止其消费级无人机的生产,转而专注于其更有竞争力的警用和军用无人机市场。

Inc商业杂志指出,无人机在美国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是消防局、警察局等紧急响应单位,农业、建筑、海事、房地产等行业也依赖无人机进行植保、测绘、航拍等各种各样的工作。对他们而言,大疆无人机是"性能最佳、价格最实惠"的选择,欧美公司的替代产品不仅价格更贵,性能还不如大疆。

CSIS预计,未来美国对无人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初,特朗普曾签署多项行政令,要求"确保美国无人机供应链不受外国控制或利用",并敦促联邦机构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优先采用美国国产无人机。《日经亚洲》当时注意到,在许多美国购物平台,大疆无人机一度一货难求,部分商家甚至加价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