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下战书”,扬言不许中国踏足南美洲

2025-04-15 10:56  头条

4月初,在巴拿马举行的中美洲安全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再次渲染"中国威胁"论,声称美方有责任防止中国在西半球扩展影响力,甚至警告说必须防止"中国威胁"导致战争爆发。

无独有偶,紧接着美国副国务卿兰多又在萨尔瓦多宣称,5G、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的合作应仅限于可信任的供应商,暗指中国企业不可信。

这些"中国威胁论",显然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冷战思维充斥其中,完全忽视了技术合作的多元性和全球化趋势。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直指美国言论的虚伪和双标,连发六问,如下: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六连反问

意思很明确,美方的这些"中国威胁"论,是没有依据的纯粹谎言与谬论。美国自己才是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视为"后院"的那一方,频繁干涉他国内政、搞"新门罗主义",通过高额关税威胁这些国家,甚至在看见中国帮着建港口、修铁路就急得跳脚。

反观中方,从2014年建立中拉论坛开始,坚持的就是"1+3+6"合作框架--1个规划、3大引擎(贸易、投资、金融)、6大重点领域,连合作模式都白纸黑字写进政策文件。更别说疫情期间中国给拉美送疫苗、建方舱,这些实打实的援助可比美国开空头支票强多了。

另外,美国至今在拉美保持76个军事基地,光巴拿马就有7个,却反咬中国"军事渗透";美国用"加征25%关税"威胁加拿大时,中国正帮阿根廷扩建铁路网,让当地牛肉出口效率翻倍;而当华为在拉美铺设的光缆能让偏远山区上网课,美国却逼着各国拆除中国设备。

在这种背景下,谁才是真正的威胁者?拉美国家心里门儿清。

林剑进一步强调,中拉合作一直秉持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完全不同于美方的地缘政治算计。中国与拉美国家的交往,没有政治附加条件,也不寻求所谓的"势力范围"。

这样的合作,正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双方互惠互利,致力于共同发展,哪有什么"威胁"可言?中国的发展模式本身就为全球提供了新的思路,而美方这种无理的攻击,只会让它自己更加孤立。

美国指责中国"威胁"拉美,实际上不过是出于控制和干涉这些国家的需要。美国试图通过污名化中国,制造对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目的就是要把拉美国家牢牢控制在自己的影响圈内。但这种做法只会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推动更多国家转向多边合作与平等交流。长期来看,美方的这一策略注定不会成功。

中拉合作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发展中国家探索自主道路的试验田。就像巴西学者说的,中国带来的是"去依附化"发展模式--不用跪着求投资,站着也能搞建设。

随着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这种基于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正在改写延续200年的"门罗体系"。

毕竟,当洪都拉斯农户通过中企建设的智慧农业系统增收三成时,谁还在意华盛顿那套过时的恐吓把戏呢?

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最终揭示:某些国家越是歇斯底里地抹黑中国,越暴露其霸权焦虑。正如林剑掷地有声的反问中表达的那样,世人早已看清,拉美的未来不在别人的后院里,而在携手发展的星辰大海中。

美国如果总是以"威胁"之名试图干涉别国事务,岂不是暴露了其"霸权"心态?反思一下,美方自己的行为才是真正破坏地区稳定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