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主动求和,中国是否应放美国一马?7年前已经有前车之鉴

2025-04-30 22:50  头条

从4月2日特朗普宣布关税细则到现在,仅仅三周的时间,他的关税政策就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变化,在对华关税方面,税率从34%一路飙至145%,最终沦为了一场数字游戏。而对于其他国家,特朗普却给出了90天的宽限期,显然是想先以此稳住其他国家的反制行动,在90天内和中国"决出胜负"。

但是随着中国反制政策的陆续出炉,以及美国国内压力的不断加大,特朗普显然已经撑不下去了。从一开始声称自己一直在等着来自中国的电话,到后面暗示中国应该主动找美国协商关税问题,再到几天前公开承认145%的关税太高了,并宣布将大幅削减对华关税。特朗普的态度一直在不断地软化,甚至已经顾不上自己的面子了。

那么特朗普口中的大幅降低关税究竟会降低多少呢?4月23日,《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爆料称,特朗普很可能将对华关税削减超过50%,维持在50%-65%这一税率区间,但是目前具体的数字仍在讨论中。

而且目前特朗普考虑的让步模式并不止这一种,他们还在考虑采用所谓"分级征税"的方案来对中国的产品征收关税。简单地来说这种方法就是给来自中国的产品进行分类,对于对美国"不构成威胁"的产品征收35%的关税,那些他们认为"涉及美国战略利益"的商品将被征收至少100%的关税。

那么这些方案可行吗?先来看一下特朗普对中国最初的关税政策是什么样的,按照4月3日公布的"1.0版本",美国对华的关税构成包括10%的基准关税、20%的附加关税(其中包括3月份因为芬太尼问题加征的关税以及在第一任期内加征的301关税)、34%的所谓对等关税,也就是说按照这一版本,美国的对华关税大约是在64%。

而美国媒体现在报道的50%-65%税率,是在后续的145%税率上进行的削减,而那只是一个无聊的数字游戏,根本毫无意义。也就是说美媒列出的第一套方案只是让关税水平回到了4月3日最初公布的标准,根本没有任何诚意。

至于第二套方案更是无稽之谈,对美国构不构成威胁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制定?如果真的实行这一套方案,可以说是给了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分割包围的机会,谁听话就是对美国没有威胁,不听话的就是对美国有威胁,可以说是后患无穷。

可以看出,以上所谓的"减税方案",就是美国给中国画的一张大饼,而且美国想用这张不存在的饼从中国换取实实在在的利益。4月23日,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对华立场"从未软化",并不会单方面地降低对华关税。

言下之意很明显,美国不会"单方面"行动,想要降税,中国就要拿出同等的行动。一副"我不着急"的样子,等着中国先行降税,这和特朗普之前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美方的这种态度,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3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再次表明了中国的态度,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也不怕打,如果美方想要谈判,就要停止威胁讹诈,一边想要和中国谈判,一边又搞极限施压,这样和中方打交道是行不通的。

中方的回应和之前的如出一辙,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以不变应万变,只要自己坚持住原则底线,那么不管美国耍什么花招,都不可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