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所以反应这么激烈,不只是因为"战斧"导弹本身的威力,更怕这是美国后续动作的铺垫。俄罗斯《观点报》分析得很透彻,现在乌克兰没有能搭载海军版"战斧"的舰艇,美国陆军的"堤丰"系统又要优先装备自己的多域特遣部队,不太可能先给乌克兰。所以美国这会儿提提供"战斧",很可能是在试探俄罗斯的反应,为之后给乌克兰更先进的武器打前站,比如JASSM空对地隐形导弹。
这种导弹虽然纸面射程370到1000公里,比"战斧"短,但能由乌军现有的F-16战斗机携带,加上战机的作战半径,实际威胁范围反而更大,而且隐形特性和突防能力都比"战斧"强得多,这才是俄罗斯真正的心病。再看特朗普这边,态度一直摇摆不定。他一边让特使凯洛格放狠话,说批准乌克兰用"战斧"打俄罗斯纵深目标,甚至暗示包括克里姆林宫在内的目标都能打;一边自己又表态要掌握导弹的用途和使用时间,语气比之前缓和不少。
这种矛盾背后,可能是他既想给乌克兰支持,又怕真的引爆俄美直接冲突--前国防部长顾问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就警告过,给乌克兰"战斧"可能在几小时内让俄美冲突爆发,甚至有核大战的风险。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很明确,一直催着要"战斧"导弹,还跟特朗普说"给武器就能打莫斯科或圣彼得堡",想靠这种大杀器逼迫俄罗斯回到谈判桌前。
最近乌军无人机都打到俄罗斯亚洲境内的秋明州了,这个距离乌克兰边境2100公里的地方是俄罗斯的能源心脏,九成天然气和六成石油都从这开采,乌军能摸到这,说明俄军防空有漏洞,但无人机的破坏力有限,所以泽连斯基更寄希望于"战斧"。可他没看清的是,局势再扩大,乌克兰只会更危险--北约下场,乌克兰会变成大规模战事的战场;北约不下场,持续袭扰俄罗斯本土只会让乌军损失更大,等乌克兰虚弱到一定程度,俄罗斯可能都没必要谈判了。
现在的局势就像个紧绷的弦,普京已经下令俄军无条件完成所有战略目标,强调俄军掌握战略主动权,还控制着约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要加速研制新式武器。特朗普要是真拍板提供"战斧",美俄关系破裂是必然的,之前的战略武器约束条约大概率会作废,俄乌冲突也可能升级成俄美或俄北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