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的陈佐洱亲历香港回归的艰难谈判,他明明白白地说:英国不是光着屁股离开香港的。
回归前,经中英双方磋商,中方承诺中国香港特区的钞票由3家银行发行,其中大头仍是汇丰和渣打两家英资银行,中国银行只占小头,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另外,香港最大的建筑公司、地产商、零售超市还是怡和,英资的;九龙和新界的电力公司虽然叫中华电力,其实也是英资嘉道理集团的。其他像电车、电梯、航空都是英制。
这些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遗留至今依然。
如果说,在香港回归的1997年还可能是囿于我们的实力。彼时香港的GDP是1774亿美元,中国内地GDP是它的不到6倍,约9616亿美元。但在21年后的2018年,中国内地GDP已经37倍于香港,已经逐渐走到世界舞台中央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有能力做出更换的举措。不换,只是因为我们信守《中英联合声明》的承诺。
最令人忧心的是,英国在香港留下了隐秘的尾巴,那就是居英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