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无能狂怒!10亿买8台中国盾构机,欲贴牌“印度制造”却不会组装

2024-10-17 17:50  头条

盾构机是现在挖掘隧道以及竖井之类必须要使用的机器,是一种使用了盾构法的隧道挖掘机。

所谓的盾构法是先使用一种被称为盾片的机构,把四周的岩石墙壁顶住防止发生坍塌,然后用一个巨大的切削装置对土地进行开挖,通过不停的蠕动把土运出洞外去,之后用千斤顶加压顶部,并且向上贴上混凝土管片就可以形成隧道了。

盾构机的发明相当久远,早在1847年就已经出现了。

这是一种带有护罩的专用设备,利用尾部作为支点不停向前推。在前面装有一个刀盘,专门用来切割土体,同时还能把土排出去。

盾构机掘进的方式有两种,机械式和水利式,由于水利式盾构机可以造的更大,因此现在盾构机水利式的比较多。

在工作面处有一个布满了润滑液的密封室可以用来平衡土和地下水的压力,还可以作为输送土的介质。

从外面看起来,一个盾构机是一个巨大的钢管,比隧道的部分略大,但实际上外面的壳体只是为了抵挡水压和地层压力的,里面就是一个像电钻一样不停旋转。

1835年英国伦敦建造地下隧道时,便采用了类似的盾构方法,后来发明了盾构机之后,挖掘效率明显提升。

我国也采用了盾构机在辽宁阜新煤矿里挖掘了疏水巷道,接触盾构机的时间也不算太晚。

我国近些年由于土木工程建设实在太多,因此在此方面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很多国家的想象,包括印度在内的诸多国家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盾构机技术天下第一。

我国制造的大型盾构机价格也比其他国家便宜,很快就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盾构机出口国,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用不起欧美的昂贵盾构机就买中国的,而且性能丝毫不比他们差。

中国在出口购机方面相当慷慨,很多国家都可以随便拿到,但这一点却引起了印度的不满。

印度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却软硬件发展水平却严重不匹配。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但落后中国,甚至落后一些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这让印度十分头疼。

为了改善交通和能源问题,近些年野心勃勃的莫迪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地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水利工程建设。

但在推进这些建设之前,印度还必须要解决一个难题,那就是他们工程机械不够,根本无法挖掘地下隧道。

而想要挖掘地下隧道工程,就必须要有庞大安全而又高效的盾构机。

印度也有几个盾构机制造厂商,生产出来的盾构机性能还说得过去,但问题就在于印度没有盾构机的核心技术,生产出来的盾构机往往都很小。

想要把一个工程机械造的很大,那可就不是单纯的放大就能做到,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印度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相比于盲目挖洞闹出人命来,不如老老实实进口盾构机。

在此之前,印度一直是从欧洲进口盾构机,但欧洲的盾构机价格昂贵,性能也一般,而且维修费用还非常高昂,这让印度非常头疼。

这时印度不得不低下他高贵的头颅,从中国购买盾构机。毕竟中国的盾构机实在是太便宜了,而且性能也不差。虽然印度和中国一直在暗中较劲,但在这种关乎到国际民生的情况下,印度必须低头了。

但没想到印度还保留着一些莫名其妙的民族自尊心,他们对从中国进口的盾构机非常不满,决定仿制。

我国向印度出口盾构机,按照合同规定,中铁装备会派出工程师前往印度进行组装和调试,可却遭到了印度方面的拒绝。

印度媒体公然表示,印度不需要中国工程师的帮助,印度的工程师完全有能力自己组装和使用盾构机,这除了维持印度所谓的体面之外,很多人都在猜测印度实际上就是想了解中国盾构机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以便研发大型盾构机和中国竞争。

印度媒体甚至大言不惭地表示,过去中国也用很多方式仿制了外国的机械,因此印度这么做有理。

我国并没有反驳,因为中国制造的盾构机,以印度的技术水平想要搞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印度缺乏很多核心技术,中国不少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保护是根本不容易被窃取和仿制的,因此我国只能同意了印度,看看印度到最后会怎样。印度拒绝了中国工程师的帮助,然后自己开始了他们所谓的伟大征程。

结果在拿到中国盾构机零件之后,他们却发现自己根本不会组装。

印度工程师研究了两个月,也搞不清楚中国盾构机的组装方式,他们又找来了本土盾构机生产厂商,可他们根本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同类产品,对许多零部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折腾了半天之后,印度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中国相比还是太嫩了。

为此印度只好拉下脸,无奈地向中铁装备求助,请求中国方面派出工程师来协助组装。

然而那段时间偏偏又赶上新冠疫情以及中印关系的快速恶化,我国工程师根本没有办法及时赶到印度,印度的和地铁和海底隧道项目不得不延期,印度之前吹出去的豪言壮语全都变成了一戳就破的肥皂泡。

尤其是印度民众对印度政府的不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认为无法搞定地下隧道建设实在是太无能了,可以说是把印度工程界和政界都嘲讽了一遍。

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并没有一些人所描述的那么垃圾,印度也是一个工业国,也能生产许多工业产品,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好高骛远。

正所谓路是一步一步走的,饭是一口一口吃的,然而印度却总想忽略这一过程,急于求成,结果每次只能惹来嘲笑。

印度确实在进步,但如果能更加稳健一点,更加了解一下世界现在的格局,与周边国家更加友善一些,那么他们受到的嘲讽就会更少,可惜的是印度在短期内看来是学不会这些了。

今日关注
更多